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B 05 DB15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15/T 1973—2020 旱作区玉米缩差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losing gaps of yield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of maize 2020-08-28 发布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9-28 实施 发 布 DB15/T 1973—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兴安盟农业技术推广站、 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赤峰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聚林、王志刚、孙继颖、于晓芳、王振、张宝林、胡树平、马达灵、苏治军、 屈佳伟、青格尔、王丽君、廉博、张喜权、汪耳琪、李金琴。 I DB15/T 1973—2020 旱作区玉米缩差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作雨养玉米区缩小产量差,实现增产增效生产的土壤培肥、精播增密、减氮增效、 绿色防控和适期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东南麓及燕山北部丘陵旱作区玉米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962 玉米收获机械 技术条件 NY/T 500 秸秆粉碎还田机 作业质量 NY/T 1004 秸秆还田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缩差增效 closing yield gap and enhancing efficiency 指通过土壤培肥、品种优化、合理增密、精准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实现农田实际产量与 潜在农田产量之间的差距缩小 10 % ~ 15 %、肥料偏生产力差距缩小 15 % ~ 20 %,节本增效 10 %以 上。 4 土壤培肥 4.1 秸秆还田 土层深厚地块,采用符合 NY/T 1004 和 NY/T 500 要求的秸秆还田机对前茬秸秆进行二次粉碎,秸 2 2 秆切碎长度小于 5 cm,撒施尿素 3 kg/666.7 m ~ 5 kg/666.7 m 调节碳氮比,然后采用液压翻转犁深 2 翻 35 cm 以上将秸秆翻压还田。有条件的地区,在翻耕或耙地前,应施腐熟有机肥 1500 kg/666.7 m ~ 2 2000 kg/666.7 m 培肥地力。 土层较薄地块,将秸秆二次粉碎并撒施尿素后,可采用松耙联合整地机或重耙整地,深松 30 cm 以上、耙深 15 cm 以上,对秸秆进行耕层掺混还田。 秸秆部分回收或大豆茬口地块,也可采用秸秆还田机对前茬秸秆进行二次粉碎,秸秆均匀抛撒田间 覆盖还田,春季进行免耕播种作业。 1 DB15/T 1973—2020 4.2 夹肥起垄 秋整地后,大兴安岭东南麓地区,应采用带施肥和镇压装置的起垄机,及时夹肥起垄。缓坡漫岗地, 起 65 cm 匀垄,垄高 20 cm;平川甸子地,起高台大垄,标准垄宽 110 cm,垄台宽 60 cm ~ 65 cm, 垄台高 25 cm ~ 30 cm。 施肥深度 10 cm ~ 15 cm;底肥以磷钾肥为主,按照测土配方推荐量,大兴安岭东南麓一般施磷 2 2 2 2 酸二铵 10 kg/666.7 m ~ 15 kg/666.7 m 、氯化钾 4 kg/666.7 m ~ 5 kg/666.7 m 、硫酸锌 1.5 kg/ 2 2 2 666.7 m ,或施用配方肥(N : P2O5 : K2O = 8 : 23 : 14)16 kg/666.7 m ~ 21 kg/666.7 m 、硫酸 2 锌 1.5 kg/666.7 m 。夹肥起垄后重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燕山北部丘陵旱作区,要及时将土壤耙平并重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5 精播增密 5.1 种子准备 选择自治区审(认)定或国审的耐密、抗倒、优质、高产、后期子粒脱水快的宜机收品种;若机械 直收籽粒,品种所需活动积温较当地种植品种少 100 ℃ ~ 150 ℃为宜。种子应选用适合单粒精量点 播的包衣种子。 5.2 适期早播 土壤表层 5 cm ~ 10 cm 地温稳定通过 8 ℃时适期播种。 5.3 种植方式 大兴安岭东南麓,缓坡漫岗地采用 65 cm 等行距垄作,平川甸子地采用大垄高台宽窄行种植(垄台 上苗带间距 45 cm,垄间苗带间距 65 cm) ,垄台上播种;燕山北部丘陵旱作区,采用大小垄覆膜沟播种 植(大垄 80 cm、小垄 40 cm) ,垄沟内播种。 5.4 适度增密 2 种植密度根据地力、 品种的耐密性和目标产量确定,一般在现有种植密度 4000 株/666.7 m ~ 4500 2 2 2 株/666.7 m 基础上普遍增加 1000 株/666.7 m ,播种密度达到 5000 株/ 666.7 m ~ 5500 株/ 666.7 2 2 2 m ,实现保苗 4500 株/666.7 m ~ 5000 株/666.7 m 。 5.5 深施种肥 秋整地时未施底肥的地块,播种时需按照当地测土配方推荐施肥量施种肥。一般施磷酸二铵 2 2 2 2 2 10 kg/666.7 m ~ 15 kg/666.7 m 、氯化钾 4 kg/666.7 m ~ 5 kg/666.7 m 、硫酸锌 1.5 kg/666.7 m , 2 2 或施用配方肥(N : P2O5 : K2O = 8 : 23 : 14)16 kg/666.7 m ~ 21 kg/ 666.7 m 、硫酸锌 1.5 kg/666.7 2 m 。种肥需施在种子侧下方 10 cm 处,种子与肥料分开,以防烧苗。 5.6 作业要求 采用精量播种机,覆膜、播种、施肥一次作业。播深 4 cm ~ 6 cm,深浅一致,覆土、镇压均匀。 要求单粒率大于等于 90 %,空穴率小于等于 2 %。 2 DB15/T 1973—2020 5.7 化学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选用玉米苗前专用除草剂,严格按说明书要求配液后均匀喷洒。 未进行苗前除草或杂草较重地块,玉米 4 叶~5 叶期,选用玉米苗后专用除草剂,严格按说明书 要求配液后,按照 NY/T 1997 的要求均匀喷洒。 6 减氮增效 6.1 追肥时间 玉米拔节后即第 6~8 片叶完全展开(全田达 60 %)时,采用中耕施肥机追施氮肥;追肥最好在降 雨前 1~2 d 进行,以提高肥效。 6.2 氮肥用量 2 2 大兴安岭东南麓旱作区,追施尿素 10 kg/ 666.7 m ~ 15 kg/666.7 m 。燕山北部丘陵旱作区,追 2 2 施尿素 20 kg/666.7 m ~ 25 kg/666.7 m 。 要求肥料距植株 10 cm,追肥深度 12 cm ~ 15 cm;开沟、施肥、中耕培土一次进行;无明显伤根, 伤苗率小于 3 %。 7 绿色防控 秸秆还田的地块应加强病虫害防控。在选用抗病品种、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和丝黑穗病的基 础上,重点绿色防控玉米螟。6 月末、7 月初,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后,释放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 以玉米螟化蛹率达 20 %时开始,后推 10 d,即百株落卵量达 1 块~ 1.5 块时,为第一次释放蜂适期, 2 间隔 5 d~ 7 d 再放第二次。释放数量 1.5 万头/666.7 m ,分 1 次全部释放或 2 次释放,即第一次 释放 0.7 万头,第二次释放 0.8 万头。一般每亩设 4 个~5 个放蜂点。 8 适期收获 8.1 机械收穗 玉米苞叶变枯松、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胚部变硬,达到完全生理成熟后,待籽粒含水 率小于等于 30 %时,采用符合 GB/T 21962 要求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及时收获果穗。 8.2 机械收粒 籽粒水分低于 25 %时,可采用配置与种植行距对应割台的联合收割机直接脱粒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df文档 DB15-T 1973—2020 旱作区玉米缩差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5-T 1973—2020 旱作区玉米缩差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1 页 DB15-T 1973—2020 旱作区玉米缩差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2 页 DB15-T 1973—2020 旱作区玉米缩差增效栽培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3:46: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