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03.200 Y 50/59 ICS DB 2102 大 连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102/T 0006—2020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 2020 - 10 - 29 发布 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29 实施 发 布 DB2102/T/ 0006—2020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GB/T 1.1—2009的规定起草的。 本标准由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沐航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大连中新国际教育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晓伟、陈凯宏、李琳、刘盛木。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75号 联系电话:0411-83621437 标准起草单位:沐航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通讯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抚顺街永胜巷14号3楼 联系人:陈凯宏 联系电话:0411-82559911-8002 I DB2102/T/ 0006—2020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研学旅行基地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研学旅行基地类型、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基本条件、 研学旅行基地综合服务、研学旅行基地管理、评定与复核。 本标准适用于大连市研学旅行基地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大连市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旅行社、教育 机构等对研学旅行基地的认定与选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3 图形符号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7793-2010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 GB 8408 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 13495-2015 消防安全标志 GB 15630-1995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T 16767 游乐园(场)服务质量 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4〕31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研学旅行 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生活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教学目的,依托旅游吸引 物等社会资源,进行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旅游活动。 3.2 研学旅行基地 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或评定机构评定,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坚持公益性,具备开展研学旅行资源条 件、接待设施的活动场所。 1 DB2102/T/ 0006—2020 3.3 研学导师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及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组织和指导研学旅行者开展各类体验活动 的专业人员。 4 总则 4.1 安全性原则 研学旅行基地的设施与服务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 障措施,确保研学旅行者的人身与财产安全。 4.2 教育性原则 研学旅行基地要结合研学旅行者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确立教育主题,明确教育目标, 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切实提升研学旅行者的素质能力。 4.3 公益性原则 研学旅行基地应遵循国家鼓励研学旅行的政策导向,履行社会责任,执行研学旅行者门票减免政策。 倡导各级财政引导资金、各公益基金支持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为研学旅行者广泛参与研学旅行活动提供 条件。 4.4 实践性原则 研学旅行基地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与特色,为研学旅行者提供与惯常学习生活环境不同的研究性学 习和旅游体验相结合的环境,使其拓展视野、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等。 4.5 普及性原则 研学旅行基地应按照普及性要求,编制合作计划,吸引尽可能多的研学旅行者进入基地接受教育与 体验;争取更多的机构与人员(专业志愿者队伍、专家等)支持,参与研学旅行基地建设。 5 研学旅行基地类型 5.1 自然文化遗产教育基地 5.1.1 向研学旅行者阐释、教育、学习功能的自然景区、动物保护区、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古迹、 古建筑等。 5.1.2 5.2 根据研学旅行者的需求,发掘、展示、传播自然文化遗产的科研、文化、审美价值。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5.2.1 向研学旅行者展示、传播传统文化,发挥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 5.2.2 5.3 根据研学旅行者的需求,编制教育读本,开设相应知识竞赛、演讲等互动参与方式的活动。 科普教育基地 2 DB2102/T/ 0006—2020 5.3.1 向研学旅行者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与思维,激发科学兴趣的功能,具有展示、学 习的场馆或实验室,以及开展科普活动的体验区的科技场馆、科技创新基地等。 5.3.2 5.4 根据研学旅行者的需求,开展主题科普教育活动,研发实践体验课程,增强互动参与项目。 工农业教育基地 5.4.1 向研学旅行者普及农业生产、民间传统工艺、工业历史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知识等功能的农业示 范园区、民俗文化村、特色小镇、工业园区、知名企业以及重大工程基地等。 5.4.2 根据研学旅行者的需求,设置工农业知识课程内容和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研发互动体验活动, 增强活动的参与性。 5.5 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 5.5.1 向研学旅行者展示科研成果、学术成就、创新创业等,增强内在学习动力,具有教育教学特色、 学科背景或一定科研成果,并愿意将产学研活动成果转化为研学旅行者的解说教育的科研院所与高等院 校等。 5.5.2 根据研学旅行者的需求,开放实验室,增设科研实践活动,提升参与度。 6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基本条件 6.1 基地位置 6.1.1 研学旅行基地应安全封闭,宜远离周边成人娱乐场所密集地区。 6.1.2 研学旅行基地应远离地质灾害及其他危险区域。 6.2 教学场所 6.2.1 研学旅行基地应建设或划定专门的研学场地,为研学旅行者提供各项实践课程的场所。 6.2.2 室外场地的选择宜符合基地所在区域总体规划要求。 6.2.3 专业化的青少年拓展训练基地建设应符合 GB 8408 及 GB/T 16767 的要求。 6.2.4 室内场地的采光和照明应符合 GB 7793-2010 的要求。 6.3 教育设施与课程方案 6.3.1 应具有面向相应学段研学旅行者使用的课程方案或课程纲要,宜配有研学旅行课程配套教材, 宜配有相应的教学辅助设施。 6.3.2 宜设有综合展厅、影视播放厅、触摸屏、公共网络链接等设施设备。 6.3.3 研学旅行基地应设置准确、便捷、科学和趣味的游览解说系统;宜配有中外双语对照的知识查 询系统。 6.3.4 与主要研学活动区域交叉的游览区域,应设置多媒体导览系统或流媒体导览系统,智能识别标 识位置清晰醒目。 6.3.5 解说牌示应按照本基地研学旅行解说大纲要求,结合自身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人性化的 自主导览解说教育。 6.3.6 研学旅行相关公众信息资料(研究论著、科普读物、综合画册、音像制品、导游图等)应内容 文字规范,适时更新。 3 DB2102/T/ 0006—2020 6.4 步道与交通工具 6.4.1 研学旅行者在基地内乘坐的交通工具应设施完好、卫生整洁,宜使用绿色清洁能源。 6.4.2 基地停车场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应便于交通工具集中管理,便于承运汽车安全进出、停靠。 游览步道宜兼顾研学旅行者愉悦与审美需求,沿线合理设置方便座椅、遮阳避雨场所、休息场所等公共 设施,路面及沿途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状态良好。 6.5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6.5.1 入口处、交叉路口、景观景点以及服务场所应设置图形标志。 6.5.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符合 GB 2893、GB 2894、GB/T 10001.1 及 GB/T 10001.2 的要求。 6.5.3 提示标识应涵盖安全警示、文明游览提示、可持续发展宣传等内容。 6.6 安全设施 6.6.1 研学旅行基地应设有安全疏散通道。 6.6.2 研学旅行基地的消防器材设置合理,并定期检验、维修,保证完好有效,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 应符合 GB 15630-1995 及 GB 13495-2015 中的要求。 6.6.3 6.7 研学旅行基地应建有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系统。 卫生设施 6.7.1 厕所分布、厕所数量、厕位数应符合 GB/T 18973 中 AA 级及以上(含 AA 级)的要求。 6.7.2 公共场所应设置垃圾桶,数量与布局合理,图形标志明显,与环境协调。 6.7.3 按时合规做好基地内清洁消毒工作,保证防控传染病物资充足。 7 研学旅行基地综合服务 7.1 人员配置及要求 7.1.1 应具有明确的研学旅行服务人员,负责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课程实施、生活服务和安全保障。 7.1.2 员。 应配备研学旅行需要的活动策划人员、研学导师、讲解员、安保人员、医疗救护人员、服务人 7.1.3 基地的医疗救护人员应具有医师职称或以上资格的医生以及有相关从业资格的护理人员。 7.1.4 基地的安保人员应适时提醒研学旅行者注意安全,及时制止和纠正研学旅行者的危险行为。 7.1.5 基地的教育服务应由研学导师主导实施,导游员和带队老师等共同配合完成。 7.1.6 基地可与符合条件的旅行社及其专业团队合作,共同开发基地研学课程、培训专业讲解老师。 7.2 教育服务 7.2.1 课程安排 研学旅行基地能够结合资源特点,设计开发出适合相应学段研学旅行者,并与学校教育内容相衔接 的课程,每次教育体验课程项目或活动单位时间宜为40~45分钟。 7.2.2 课程方案 研学旅行基地宜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制订对应的课程方案: 4 DB2102/T/ 0006—2020 a) 按服务对象分类: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 b) 按研学旅行时间长短分类:1~2 天、3~4 天、5~6 天。 7.3 引导与评价 7.3.1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宜运用研学任务书、研学报告等形式对学生的研学行为进行引导与评价。 7.3.2 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基地应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为研学旅行者提供教育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小 组分享、成果展示、评优

pdf文档 DB2102T 0006-2020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 大连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102T 0006-2020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 大连市 第 1 页 DB2102T 0006-2020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 大连市 第 2 页 DB2102T 0006-2020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 大连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3:45: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