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62 玉 DB5304 溪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4/ T 042—2020 盆栽微型菊花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07 - 28 发布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27 实施 发 布 DB5304/T 04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玉溪紫玉花卉产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云、段家彬、张钟、张建康、王文智、杨世先、张艳华、杨光炤、钱遵姚、 董广、李晓亮、马文彬、瞿观、卢玉娥、蔡述江、林姣姣、李泉清 I DB5304/T 042—2020 盆栽微型菊花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盆栽微型菊花育苗技术、盆花栽培技术和商品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玉溪市盆栽微型菊花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2954-2018 盆栽菊花栽培技术规程 3 育苗技术 3.1 育苗大棚 3.1.1 大棚规格 育苗大棚采用简易拱型大棚,宽4.0m,高2.5m,长20m,两侧通风口离地0.5m,宽0.5m。遮光网覆 盖于棚上。 3.1.2 苗床 苗床用河砂处理厚0.05-0.10m,同大棚走向安装4排喷雾管,高度0.20m,喷头间距0.50m,育苗时 育苗穴盘摆放在苗床上即可。 3.2 育苗容器材料 3.2.1 育苗穴盘 选用 105 穴的塑料育苗穴盘。 3.2.2 扦插基质 基质可选择岩棉或草炭、泥炭、椰糠和珍珠岩 3.2.3 岩棉 制作成穴盘穴孔大小,使用前 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浸泡消毒 30min。 3.2.4 草炭、泥炭、椰康和珍珠岩 草炭(或泥炭、椰康)和珍珠岩以 10:0.5 的比例充分混合拌匀,边拌边喷水并用 75%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 800 倍液消毒,基质含水量达到 30%,以手握成团,松手自然落散开。 1 DB5304/T 042—2020 3.2.5 装盘 将岩棉块或基质装入穴盘,轻轻按压并抹平。 3.3 插穗准备 插穗选择母本圃中生长健壮、无病害当季新发具有 5-8 片完全叶,高度在 8-10cm 的枝条进行采穗, 以未展开心叶为标准,使用宽度 4.0cm 自制采穗刀对齐,用刀的下口轻轻采下枝条,长度控制在 4.0cm, 插穗整齐集中分品种摆放,冷库保鲜备用。 3.4 苗棚、苗床准备 清除苗床杂草;检查大棚棚门、棚膜完好,不透风,通风口能正常使用;检查喷灌设施,若喷头阻 塞,及时更换;拉上 75%遮光网,避免阳光直射; 7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闷棚消毒 2 天。 3.5 扦插 3.5.1 生根剂 吲哚叮酸粉剂。 3.5.2 扦插操作 扦插时手拿插穗上段,插穗基部剪口蘸生根粉后迅速直插入岩棉或基质中,深度插到叶片处,直立, 及时喷洒定根水,均匀浇透,保持叶片湿润。 3.6 苗期管理 3.6.1 温湿度光照 白天控制温度湿度,通风口降温,遮阴。 3.6.2 水分 喷灌用水 PH 值 6.5,EC 值 0.8 以下,每天 9:00 至 18:00 采用自动定时喷灌,保持叶面湿润。 3.7 病虫害防治 3.7.1 农艺措施。 控制适宜环境条件,通过侧窗调节温湿度,及时清除枯叶、黄叶、落叶、病叶、防止病菌传染。 3.7.2 化学防控 灰霉病用多菌灵、嘧霉胺、异菌脲和啶酰菌胺 800-1000 倍液,连续 2-3 次。 3.8 炼苗 移栽前控制水分进行炼苗。 3.9 扦插苗标准 2 DB5304/T 042—2020 根系白嫩有 5 条以上,包紧岩棉或基质,无根腐,茎叶无病斑、无虫害及明显药害。出苗时按品种 分级、移栽。 4 盆花栽培技术 4.1 大棚要求 4.1.1 基本结构 大棚为双层结构圆弧屋顶直墙式,外拱拱顶三纵三卡式,骨架为轻型钢结构;内棚以立柱为支架搭 建内拱棚,安装黑膜及配套卷膜装置。 4.1.2 规格参数 跨度 6.0-8.0m,开间 4.0m,长 24.0m,肩高 3.0m,顶高 1.8m,总高 4.8m,外拱顶膜、侧墙膜、山 墙采用 PEP1.5mm 薄膜,开窗处设 40 目防虫网。 4.1.3 栽培床 平整大棚内土地,铺上防草地布,栽培床宽度 1.2m,长度控制在 20m,过道 0.5-0.6m。 4.2 基质装盆 4.2.1 花盆 选用底部多孔的塑料盆上口直径 14cm,底直径 10.0cm,高 12.5cm。 4.2.2 基质 进口盆花专用基质和珍珠岩,以 10:0.5 的比例充分混合拌匀,边拌边喷水并用 75%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 800 倍液消毒,使基质含水量达到 30%,以手握成团,松手自然散开。 4.2.3 装盆 盆底垫无纺布,将基质装入花盆,边装边轻轻按压,重量约 200g/盆。 4.3 定植 4.3.1 选苗 种苗选用穴盘扦插苗,具有 5 条根以上,种苗的基质被根包紧实不散落,老叶完整绿色新鲜,3 叶 1 心小苗,整个植株健壮无病。 4.3.2 定植 轻轻将苗从穴盘中取出,用手把装满基质花盆穴栽将苗所带基质全部定植到穴中,盖上基质,轻轻 压实,每盆定植 3 株,相互成 120o,浇透定根水。 4.3.3 摆放 摆放盆距 14cm14cm,每行摆 8 盆。 4.4 栽培管理 3 DB5304/T 042—2020 4.4.1 摘心 移栽入盆 1 周,进行摘心。 4.4.2 补光栽培 摘心后连续补光 3 周,光照强度 1000Lux 以上,补光时间为每天 5-8 小时。 4.4.3 遮光栽培 4.4.4 栽培盆距 第 5 周开始,盆距 21cm21cm;现蕾后,盆距 33cm33cm。 4.4.5 遮光时间及方法 第 5 周开始遮光栽培,连续遮光 6 周,花朵露色初花,停止遮光。通过控制内棚遮光,遮光时间 12-14 小时。 4.4.6 矮化控制 移栽后第2周开始使用矮壮素进行植株的矮化控制,一直用到初花。 4.4.7 水分管理 基质表层变色显白应及时进行浇水,通常夏季每天浇水1次,冬季2天浇水1次,浇水时浇透基质, 叶不沾水。 4.4.8 施肥 复混肥(17-17-17),平衡肥(20-20-20),硼钙镁,磷酸二氢钾。 前期施用复混肥,每周1次;遮光栽培后施用平衡肥,每周1次;每周叶面喷施2次磷酸二氢钾;期 间叶面喷施硼钙镁肥2-3次。 4.5 病虫害防治 4.5.1 棚内环境管理 进行棚内消毒,摘除和销毁感病枝叶;控制温湿度,多开天窗,减少侧通风;棚内挂黄蓝板。 4.5.2 化学防治措施 灰霉病:预防为主,使用 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或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液、 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防治,每周一次,交替使用。 锈病:预防为主,使用 20%三唑酮乳油 1500-2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2000 倍液防治, 每周一次,交替使用。 潜叶蝇:预防为主,使用 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防治,每周一次,交替使用。 菜青虫:预防为主,使用 2.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1500 倍液、或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2000 倍液、或 98%杀螟丹可溶性粉剂 3000 倍液防治,每周一次,交替使用。 5 商品分级 4 DB5304/T 042—2020 表1 盆栽微型菊花商品分级 级别 花枝 株形 蓬头 花色 开放度 高度 A级 6个以上 丰满 整齐 露色均匀 一致 30-35 cm B级 5个 较丰满 稍有层差 露色均匀 一致 30-35cm C级 4个以下 不整齐 高矮不等 露色不均匀 不均匀 30cm<或>35c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5304-T 042 盆栽微型菊花栽培技术规程 玉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4-T 042 盆栽微型菊花栽培技术规程 玉溪市 第 1 页 DB5304-T 042 盆栽微型菊花栽培技术规程 玉溪市 第 2 页 DB5304-T 042 盆栽微型菊花栽培技术规程 玉溪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3:44:4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