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61 玉 DB5304 溪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4/T 043—2020 加工型玫瑰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2020 - 07 - 28 发布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9 - 27 实施 发 布 DB5304/T 043—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玉溪市农业科学院、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军云、董春富、钱遵姚、张建康、胡颖、张钟、王文智、杨光炤、杨世先、 李晓亮、董广、蔡述江、李泉清、卢玉娥、林姣姣、胡丽琴 I DB5304/T 043—2020 加工型玫瑰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加工型玫瑰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育苗设施设备、扦插育苗、出苗标准及质 量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玉溪市加工型玫瑰工厂化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3.1 工厂化育苗 指在人工创造的最佳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以满足玫瑰种 苗生产的水、肥、光、气、热要求,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种苗的一种先进生产方式。 3.2 扦插 以剪取玫瑰的茎段作为插条,插入基质中,经培育生长成具有根、茎、叶、芽的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3.3 插穗 从玫瑰枝条上剪取的用于繁殖的茎段材料。 3.4 基质 用于培植种苗的非土壤性栽培物质。如:椰糠、泥炭、珍珠岩等及其混合物。 3.5 炼苗 是指在保护地育苗的情况下,幼苗由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逐渐适应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强行锻炼、 增强抵抗能力的过程。 3.6 扦插苗 1 DB5304/T 043—2020 健康的母株上提供的分枝,经扦插生根后获得的种苗。 3.7 苗高 种苗植株在自然生长状态下,从根与茎结合部至种苗最高一片叶子顶端的高度。 3.8 叶片状况 叶片的大小、色泽和形状。 3.9 根长 种苗茎基部至根自然下垂的最下端的长度。 3.10 穴盘苗 以穴盘为容器培养的种苗。 3.11 药害、肥害及药渍 种苗植株因农药、肥料使用不当导致根、茎、叶受损伤或留下残渍。 4 育苗设施设备 钢架大棚、水肥设施、电力设施、植保设施。主要包括育苗穴盘摆放机、基质搅拌机、基质输送机 等自动生产线装置及育苗盘、自动喷雾系统和育苗大棚等。 5 扦插育苗 5.1 插穗 5.1.1 插穗选择 选择当年生,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发育充实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选择中部茎段芽眼饱满的进行 扦插最好。上部和下部芽,视腋芽萌发状况而定,芽饱满、萌发且带叶片可作为插穗,芽不萌发则不要, 茎杆带病的一律淘汰。 5.1.2 插穗处理 据品种节位的长短,保留 1 片完全叶片,两芽为一插穗段,上剪口离其下叶柄基部 0.5cm 以 上,下剪口为所选插穗基部的芽眼着生处,剪下的插穗用 75%多菌灵 1000 倍液消毒,当天取枝 条当天处理完,备用。 2 DB5304/T 043—2020 5.2 扦插 5.2.1 基质配方及消毒 椰糠或泥炭土:珍珠岩(体积比 1:1.5)。用 75%的多菌灵 800 倍液进行喷洒,基质充分拌匀。 5.2.2 生根液配方 夏季:吲哚丁酸(IBA)800mg/L+萘乙酸(NAA)100mg/L+6-BA 1 mg/L。 冬季:吲哚丁酸(IBA)1000mg/L+萘乙酸(NAA)150mg/L+6-BA 1 mg/L。 5.2.3 苗盘选择 使用 50 孔的塑料育苗穴盘。 5.2.4 苗床、苗盘消毒 扦插前一天用 75%的多菌灵 1000 倍液对苗床和苗盘进行喷雾消毒。 5.2.5 装基质 每个穴孔装满基质,轻轻震动充实,保证扦插浇水后基质不会往下落。 5.2.6 扦插准备 操作前操作人员的双手用肥皂洗干净。 所使用的枝剪用浓度为 75%酒精浸泡 30 秒消毒,每剪一枝浸蘸 1 次酒精。 5.2.7 扦插 插穗插进育苗盘基质的 1/2 处,营养叶统一留在一边,每插完一盘苗,均匀洒透水。 5.2.8 进棚管理 插穗的营养叶统一朝向光照方向。 用水肥基质均匀浇透,不允许出一块干一块湿的现象。 5.3 扦插苗管理(0-20 天) 5.3.1 育苗棚准备 清除苗床下杂草;检查大棚棚门、棚膜完好,不透风,通风口能正常使用;检查喷灌设施,若喷头 阻塞,几时更换;拉上遮光网,避免阳光直射,使用 75%遮光率的遮光网;使用前用 40%甲醛 100ml 和 高锰酸钾 50g 闷棚消毒 2 周。 5.3.2 水分 3 DB5304/T 043—2020 灌溉水 pH 值 6.5,EC 值 0.4,扦插后第一周时间喷水间隔短,每 10 分钟喷一次,一周后间隔时间 延后,可 15 分钟喷一次,夏季早上 8:00 至下午 6:00,冬季早上 9:30 至下午 4:00,阴雨天时酌情提前 关闭控制阀,以确保晚间叶片干爽。 5.3.3 温度 晴天:白天温度控制 28℃~30℃之间,温度超过 30℃,则喷水并开通风口降温,夏季夜间开通风 口 10~15cm;阴雨天:白天开通风口 5~10cm。 5.3.4 施肥 从发出新芽后第 5 天开始施肥,每 3 天一次,叶面喷施根多生和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 17-17-17) 1000 倍液。 5.3.5 防病 病害防控以农艺措施为主,在控制适宜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及时清除枯叶、黄叶、落叶、病叶、防 止病菌传染;辅以 75%多菌灵 800 倍液喷雾 2-3 次;用适时选用对品口杀虫剂防治害虫。 5.4 炼苗管理(21-28 天) 5.4.1 水分 晴天一天一次透水,阴雨天可间隔 2 天。11:00~16:00 叶面喷灌。容易发生烧苗的品种可喷灌时 间延长,易感霜霉病品种可酌情处理,一周视情况停喷水。 5.4.2 温度 晴天:白天温度控制在 28℃~30℃,超过 30℃则喷水并开天窗降温。夏季夜间开天窗 20~25cm。 5.4.3 施肥 每隔 7 天浇肥一次, 肥量按苗生长情况而定,浇施根多生、 绿大壮和复合肥(氮磷钾含量为 17-17-17) 1000 倍液。 5.4.4 病虫害 病虫害仍以控制环境条件为主,如发现病虫危害,及时选用对口药剂防治,每隔 5~7 天一次,连 防 2-3 次。 6 出苗标准 4 DB5304/T 043—2020 6.1 苗的标准: 根系有 5 条且长度在 3cm 以上,无根腐,无病虫害。 新芽已发出且芽长 5cm 以上。 茎上无病斑,无茎腐;叶片无病斑、无虫害及明显药害。 6.2 起苗管理: 起苗后,尽快归类,归类时同一品种同一级别放在一起。 6.3 运输 塑料框每框装 80-100 株;纸箱每箱装 150 株;用 800 倍液多菌灵喷雾保持潮湿。装箱后各箱上品 种标签、质量级别、装箱数量、生产单位、产地、生产日期、检验标识、检验员。 7 质量分级 加工型玫瑰种苗根据其地径、苗高、根系发育情况、病虫害情况等综合因素,分为特级苗、优级苗 和合格苗三级。具体规定见表 1。 表1 评价项目 加工型玫瑰种苗质量等级表 质量等级 特级苗 优质苗 合格苗 整体感 芽生长旺盛,茎干健壮、充实、直立 芽生长正常,茎干较健壮、充实 叶片或茎干状况 叶片肥厚、有光泽,无畸变;茎干表 皮色泽正常,皮刺健全,无疤痕 叶片大小、色泽正常;茎干表皮色泽正 常 病虫害情况 无任何病虫危害的症状,不带任何害 虫活体 无明显病虫危害症状,无明显病斑,无 害虫活体 根系状况 主根明显,粗壮,须根发达、根系色 泽白色至黄色 主很明显,须根较发达,根系色泽白色, 黄色至黄褐色 苗高,cm ≥15 ≥13 ≥8 地径,cm ≥0.8 ≥0.5 ≥0.3 插枝茎节数,个 5-6 3-4 2 根长,cm ≥5 ≥5 ≥3 损伤情况 无折损或机械损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5304-T 043 加工型玫瑰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玉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04-T 043 加工型玫瑰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玉溪市 第 1 页 DB5304-T 043 加工型玫瑰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玉溪市 第 2 页 DB5304-T 043 加工型玫瑰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 玉溪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3:37: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