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7.060.01 F 01 黑 DB23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698—2020 寒冷地区村镇秸秆直燃供暖 技术规程 2020 - 09 - 29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0 - 28 实施 发 布 DB23/T 2698—2020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 发展研究所,黑龙江省农村能源总站,黑龙江省秸秆能源化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杰、王粟、赵立欣,周彦春、万显君、裴占江、史风梅、姚宗路、马云凤、 张财、黄冠宇、刘凯、范书华、钟鹏、李鹏飞。 I DB23/T 2698—2020 寒冷地区村镇秸秆直燃供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直燃锅炉供暖工程设施配套、原料收储、工艺选择、净化系统 及灰渣利用等。 本标准适用于寒冷地区村镇住宅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企事业单位等冬季集中供暖工程建设及运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1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T 33833 城镇供热服务 CJJ 28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H/T 1270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 HJ 75 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NB/T 42117 生物质锅炉用水冷振动锅炉技术条件 NB/T 42118 生物质链条炉排锅炉技术条件 NB/T 47050 往复炉排技术条件 NY/T 3034 土壤调理剂 通用要求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TSG G000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G0002 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JB/T 11396 生物质电厂烟气脱硝技术装备 JB/T 11886 生物质燃烧发电锅炉烟气袋式除尘器 3 基本规定 秸秆直燃供暖工程应符合如下规定: a) 供暖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秸秆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要求; b) 供暖工程建设规模应根据供暖面积、供热标准、原料来源及性质、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c) 供暖锅炉设备,包括锅炉结构、燃烧效率、稳定工况、额定功率等参数指标应按照国家相关规 定,经过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符合 TSG G0001 及 TSG G0002 等相关规定要求; d) 供暖系统及供热质量应按 GB/T 33833 设计实施; e) 供暖工程应配备保障供暖安全的设施,且使用的材料、设备应符合 CJJ 28 的有关规定; 1 DB23/T 2698—2020 f) 供暖工程应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废气等污染,对排放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有关 规定; g) 供暖工程的管道、设备等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h) 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运行和维护应采取保证人身和公共安全的有效措施。 4 工程规模与设施配套 4.1 工程选址 供暖工程选址布置应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并符合以下规定: a) 供暖工程宜建设在秸秆资源丰富、原料易获得的乡镇或村屯,或结合城镇燃煤锅炉改造,对村 镇住宅、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设施进行集中供热; b) 宜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并具有供水、供电等条件,且交通方便; c) 宜在居民区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避开山洪、滑坡等不良地质地段,并满足卫生防疫要求; d) 根据居民或公共建筑采暖需求,配备供暖管网设施,应便于引出管道,并使室外管道布置在技 术、经济上合理。管网建设或改造应按照 CJJ 28 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e) 供暖工程建筑物及建筑物间防火间距设计应符合 GB 50016 的有关规定; f) 供暖工程建筑物及管道等抗震烈度设计应符合 GB 50011 的有关规定。 4.2 平面布置 供暖工程平面布置应按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划分,并符合以下规定: a) 生产区应布置秸秆储料设施、秸秆预处理或送料设施、供暖锅炉设备及其厂房设施、净化设施、 监控室、灰渣存放设施; b) 生产辅助区应布置配电间、化验室、物资室、维修间、办公室等生产辅助设施和管理及生活设 施用房等; c) 工程平面应根据设施功能和工艺要求等因素紧凑布置,生产区应布置在辅助区主导风向的下风 侧; d) 锅炉设备应根据采暖需求,分组布置,一用一备,各生产设施间距应能满足操作和检修要求, 便于施工、运行和维护; e) 生产区与辅助区应分别设置出入口,供暖工程相关建筑物、场地的布置及建设可按照 GB 50041 中有关规定执行。 4.3 装备适配 应根据供热面积选配秸秆直燃锅炉,当建筑围护墙体厚度在 365mm~485mm,按 1 蒸吨/小时锅炉功 率 0.7MW,可带供热面积 8000 ㎡,锅炉设备功率见表 1。 表1 供热面积与锅炉选配对应表 可供热面积(S) 直燃锅炉吨位 锅炉功率 S≤16 000 ㎡ 2 t/h 1.4 MW 2 DB23/T 2698—2020 表1 5 供热面积与锅炉选配对应表(续) 可供热面积(S) 直燃锅炉吨位 锅炉功率 16 000 ㎡<S≤32 000 ㎡ 4 t/h 2.8 MW 32 000 ㎡<S≤48 000 ㎡ 6 t/h 4.2 MW 48 000 ㎡<S≤80 000 ㎡ 10 t/h 7 MW 80 000 ㎡<S≤120 000 ㎡ 15 t/h 10.5 MW 120 000 ㎡<S≤160 000 ㎡ 20 t/h 14 MW 160 000 ㎡<S≤320 000 ㎡ 40 t/h 28 MW 秸秆收储 5.1 秸秆收集 直燃锅炉燃料宜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秸秆原料收获后,根据供暖企业需求,需采用打包机对秸 秆打捆至适宜的形状和尺寸,方便供暖企业原料接收记录、检验计量、储存堆放和使用。秸秆收运可由 供暖企业直接收集或第三方负责原料田间收集、打包压捆,装车运输至供暖企业。 5.2 秸秆运输 供暖企业宜根据原料储存场地空间或原料消耗量合理制定秸秆运输计划,可将秸秆捆包运往企业集 中存放备用,亦可田间就地存放,分期拉运至供暖企业。供暖工程应设置国家计量机构检定的地秤或其 它计量设施,原料进厂应做好记录,同时进行必要的原料品质检测。 5.3 5.3.1 秸秆储存 集中储存 根据采暖期秸秆原料需求量确定储料设施面积大小。秸秆原料不应露天存放,宜配置钢结构厂房或 采用钢结构棚顶,将秸秆原料集中码垛堆放,并设置消防设备及消防通道,同时应防雨雪、防风、防扬 尘等。秸秆收储及消防要求应符合GH/T 1270中的相关规定。 5.3.2 分期储存 采用分期拉运方式,原料储存量宜保证15天锅炉供暖原料供应。秸秆原料储存及消防要求等同 5.3.1。 5.4 供应范围确定 3 DB23/T 2698—2020 根据直燃锅炉吨位,供暖负荷等因素,应合理规划布局秸秆供应辐射半径(见表2)。按北方寒冷 地区冬季采暖期180天,每天运行时间为8h~16h,玉米秸秆低位发热值按13000 kJ/kg计算,1蒸吨锅炉 功率0.7MW的秸秆燃料用量为245 kg/h。 表2 6 直燃锅炉与区域秸秆消耗量对应表 直燃锅炉功率 供暖期秸秆原料需求量 对应农田面积 1.4 MW 706 t~1 412 t 97 hm ~194 hm 2.8 MW 1 412~2 824 t 194 hm ~388 hm 4.2 MW 2 118 t~4 236 t 290 hm ~580 hm 7 MW 3 528 t~7 056 t 484 hm ~968 hm 10.5 MW 5 292 t~10 584 t 725 hm ~1 450 hm 14 MW 7 056 t~14 112 t 968 hm ~1 936 hm 28 MW 14 112 t~28 224 t 1 936 hm ~3 872 hm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给料 6.1 备料 秸秆含水率≤30%、含土量≤20%,即可作为标准备料。根据供暖锅炉每日秸秆消耗量,提前将秸秆 捆包由原料储存场地转移至送料设备前。 6.2 6.2.1 给料方式 整包给料 采用直接给料方式,根据锅炉装备类型、原料燃尽时间,以及炉前进料口规格、大小,配合人工或 抓包机械,将秸秆捆包放置于传送装置进料。 6.2.2 破包给料 采用破包后给料方式,对秸秆捆包重量及规格无严格要求,通过简单破包,燃料长度宜为 50mm~ 100mm,将原料放置于自动传送装置进料。 7 工艺与装备 7.1 工艺参数确定 秸秆直燃锅炉宜采用层燃炉型式,通过干燥、气化、分级给氧的过程,其供暖热负荷的确定,可按 公式(1)计算: Q=Fq .....................................................................(1) 4 DB23/T 2698—2020 式中: Q——总热量(W); F——供暖面积(㎡); q——单位供暖面积热负荷(W/㎡)。 流量的确定,可按公式(2)计算: G=0.86Q/△t ..............................................................(2) 式中: G——总流量(kg/h 或 m3/h); △t——供回水温差(℃)。 供暖干管管径的确定,可按公式(3)计算: d=18.8(G/u)1/2 .......................................................(3) 式中: d——管道内径(mm); u——流速(m/s),一般经济流速取0.6~0.9m/s。 7.2 技术装备选择 7.3.1 链条炉排技术工艺 采用链条炉排装备设计、组装、基本性能指标,应符合NB/T 42118中的有关规定。 7.3.2 往复炉排技术工艺 采用往复炉排装备设计、组装、基本性能指标,应符合NB/T 47050的有关规定。 7.3.3 水冷振动炉排技术工艺 采用水冷振动炉排装备设计、组装、基

pdf文档 DB23-T 2698—2020 寒冷地区村镇秸秆直燃供暖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2698—2020 寒冷地区村镇秸秆直燃供暖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2698—2020 寒冷地区村镇秸秆直燃供暖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2698—2020 寒冷地区村镇秸秆直燃供暖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3:35:1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