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DB23 ICS 65.020.20 B 38 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 DB23/T 2735-2020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2020-12-03 发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01-02 实施 发 布 DB23/T 2735-2020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 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民、马军韬、邓凌韦、赵文生、宋显东、张丽艳、王春荣、胡亚军、王永 力、张齐凤、高洪儒、张君、王南博、任洋。 I DB23/T 2735-2020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的术语与定义、环境条件、技术流程、评价标准和技术 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水稻资源、品种(系)等材料对穗颈瘟抗性的人工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5970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NY/T 3257-2018 稻水稻稻瘟病抗性室内离体叶片鉴定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穗颈瘟和枝梗瘟 穗颈瘟是稻瘟病的一种形式,发生在穗颈、穗轴和枝梗上,初期为暗褐色小斑点,后逐步呈环状或 上下扩展,因品种不同,病部分别呈现黄褐色、褐色或黑褐色。早期发病大多形成全白穗或局部白穗, 晚期发病则谷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 3.2 谷粒瘟 谷粒瘟是稻瘟病的一种形式,发生在谷壳和护颖上,早期发病,病斑呈椭圆形,较大,中央灰白色, 以后可逐渐扩展至整个谷粒,造成灰白色至暗灰色瘪粒。后期发病,多形成椭圆形或近圆形斑点,褐色 至红褐色,严重时谷粒不饱满,米粒变黑。 3.3 人工接种 在适宜条件下,通过人工操作将接种体置于水稻植株适当的部位并使之发病的过程。 3.4 接种体 能够侵染水稻植株并引起病害的病原体。 3.5 注射接种 1 DB23/T 2735-2020 用医用注射器将一定量的接种体注射进水稻植株体内的接种方法。 3.6 对照品种 在人工接种鉴定时以全感水稻品种为对照。 3.7 抗病性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 3.8 病情指数 一种评价植物病害发生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包括植物病害的发病率与严重度。其中,发病率是指感 病样本数占调查总样本数的百分率,表示发病的普遍程度;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 由轻到重划分出若干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 3.9 水稻品种 水稻品种包括对照品种和待测水稻材料。 3.10 产量损失率 一种评价植物受逆性条件影响后产量损失程度的指标,包括未发病植株产量和发病植株产量。以穗 为单位,产量损失率计算公式为: A  (B  C ) / B  100% ...........................(1) 式中: A ——产量损失率; B ——同一小区内未发病穗产量,kg; C ——同一小区内接种发病穗产量,kg。 4 环境条件 鉴定时的环境条件,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规定;农 田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 规定。 5 技术流程 5.1 鉴定圃的建立与小区设计 选择易发病环境条件的较为中间的整块田块,有独立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在鉴定圃内种植对照和待 测材料。依据水稻材料的数量,在鉴定圃内布局若干个小区,小区内种植待测水稻材料,小区设置为 2 行区,行距为 30cm,株距为 12cm,每行 15 蔸,单本插秧。根据试验目的,设置重复。 5.2 田间管理 水稻种植全过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创造有利于稻瘟病发病的条件。不带药移栽,偏重施用氮肥 (一般情况下比生产用氮肥增加 30%左右),生长过程中可防虫、除草,但不能施用任何杀菌剂。在水 稻生长的中后期,若发生倒伏,需及时地搭建竹架。 2 DB23/T 2735-2020 5.3 接种鉴定 5.3.1 接种体制备 将稻瘟病菌接种在燕麦片番茄汁琼脂培养基上,于 25℃-27℃条件下培养 5d-7d,用无菌水轻轻洗 下菌丝(菌丝团要小)和分生孢子,将其悬浮液均匀涂于另一新的平板培养基上(培养基要适当硬一些), 每皿约 400µl,超净工作台中吹干。置于 25℃培养箱中培养约 35-40h 至培养基表面长出一层稀疏的气 生菌丝体。向菌落上加少量无菌水,用棉签轻轻擦去表面的气生菌丝,并用水将培养基表面的菌丝和分 生孢子清洗干净,待培养基表面晾干后罩上 2 层纱布,用皮筋绑好,于 25℃光照条件下培养至有大量 分生孢子产生。从培养基上洗下分生孢子,离心(3000 转/min),弃上清,沉淀下的分生孢子用 0.025% 5 吐温 20 水溶液悬浮,血球计数板计数,孢子悬浮液浓度调至 2×10 个孢子/mL,可用混合菌株或单个 菌株,供接种使用。 5.3.2 接种方法 在水稻始穗期(稻穗抽出 1/3 左右)用医用注射器将合格的孢子悬浮液注入水稻穗苞中下部,接种 量为 1mL/穗,依据试验所需,每个处理接种 100 穗以上。接种后,如中午日照强烈,建议应用单层遮 阴网进行遮挡,以创造利于穗颈瘟发病的田间小气候。 5.4 病情调查 5.4.1 调查时间 水稻乳熟期进行调查,调查 2 次,间隔 7d-10d。 5.4.2 调查方法 每个材料接种处理的 100 穗全部调查,记录每穗水稻穗颈瘟的病级,结果记入表 A.1。 5.4.3 穗颈瘟病情分级指标 穗颈瘟病情按以下标准分级: 0 级:整穗无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 1 级:仅有谷粒瘟,发病子粒比例<2%; 2 级:仅有谷粒瘟,2%≤发病子粒比例<5%; 3 级:有谷粒瘟和枝梗瘟,产量损失率<10%; 4 级:有谷粒瘟和枝梗瘟,10%≤产量损失率<20%; 5 级:有谷粒瘟和枝梗瘟,20%≤产量损失率<30%; 6 级:有谷粒瘟和枝梗瘟,或穗颈瘟,30%≤产量损失率<50%; 7 级:有谷粒瘟和枝梗瘟,或穗颈瘟,50%≤ 产量损失率<60%; 8 级:仅有穗颈瘟,60%≤产量损失率<70%; 9 级:仅有穗颈瘟,产量损失率≥70%。 6 评价标准 6.1 调查数据登记与计算 将水稻穗颈瘟的田间调查数据,鉴定圃中水稻农事操作及相关情况进行电子数据登记。计算每个水 稻材料年度间的最高穗颈瘟病情指数,登记到表 A.2 中。 3 DB23/T 2735-2020 6.2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以穗为单位,当严重度用分级指标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为: R  100  ( Pi  Di ) /( P  DM ) ........................(2) 式中: R Pi Di P DM 6.3 ——病情指数; ——各级病穗数,个; ——各级代表值; ——调查总穗数,个; ——最高级代表值。 抗瘟性评价标准 依据水稻材料的病情指数评价其抗穗颈瘟性,评价标准见表 A.3。 7 技术档案 建立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档案,内容包括环境条件、技术流程、评价标准及试验数据等。 4 DB23/T 2735-2020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水稻穗颈瘟田间调查 A.1 水稻穗颈瘟田间调查见表 A.1 、A.2 和 A.3。 表 A.1 水稻穗颈瘟田间调查记录表 调查时间: 穗数 0 1 水稻品种名称: 2 3 4 生育期: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 表 A.2 水稻品种病情指数数据表 水稻品种编号 水稻品种名称 表 A.3 穗颈瘟病情指数 水稻穗颈瘟抗性评价标准 抗性评价 评价标准 抗病 Resistant(R) 病情指数<5 中抗 Moderately resistant(MR) 5≤病情指数<15 中感 Moderately Susceptible(MS) 15≤病情指数<30 感病 Susceptible(S) 病情指数≥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23-T 2735—2020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T 2735—2020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1 页 DB23-T 2735—2020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2 页 DB23-T 2735—2020 水稻穗颈瘟人工接种鉴定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3:32:5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