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学习GB-T 6769-2016 机车司机室布置规则.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标准规定了机车司机室的布置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造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的司机室布置。
其他机车可参照执行。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46.1 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GB/T 3450 铁路机车和动车组司机室噪声 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 5914.1 机车司机室 第1部分:瞭望条件
GB 5914.2 机车司机室前窗、侧窗和其他窗的配置
GB 6770 机车司机室特殊安全规则
GB 6771 电力机车防火和消防措施的规程
TB/T 1451 机车、动车前窗玻璃
司机室所有操纵部件的布置应便于单司机操作和司机站立操作。
3.2.1
司机室应有充分的空间,以便司机接近司机室内的每一个部位,司机室地板距顶棚的高度不应
小于2000 mm。
当司机坐着时,沿司机眼睛高度测量,从前窗玻璃内侧面至司机座椅背后最近物体(隔
墙、门、箱柜等)的最小距离为1500 mm。
3.2.2 从司机眼睛到前窗玻璃的距离应为500 mm~1200 mm(见图1)。
3.2.3
司机室的宽度应便于司乘人员通过侧窗或使用反光镜观察两侧行驶的列车,而不必探身车外。
style="width:5.38001in;height:5.40012in" />style="width:4.55323in;height:5.15328in" />class="anchor">GB/T 6769—2016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6.23339in;height:5.65334in" />
a) 中间走廊门
style="width:4.65345in;height:5.07342in" />
b) 双侧走廊门 c) 单侧走廊门
图 1 司机室空间尺寸
3.2.4 应考虑司机室内允许容纳的常用座椅的尺寸和人员的数量。
3.3.1.1
司机室钢结构或防撞结构应能承受表1要求的压缩载荷而无永久变形,与机车车体底架牢固
地连接。
3.3.1.2
司机室钢结构的前端区域,包括前窗下部与底架之间应进行加强处理,能承受正面冲击,以便
有效保护司机。
3.3.1.3
主司机和副司机的座椅应布置在轨面以上尽可能高的位置。
GB/T 6769—2016
3.3.1.4
在车体钢结构承受表1规定的压缩载荷时,司机室内装饰板和地板不应发生翘曲和破坏。
表 1 压缩载荷的要求
|
|
|
---|---|---|
|
|
|
|
|
|
|
3.3.2.1
司机室内部装置应保证当速度突然改变时,司乘人员不会被尖部或突起的物体等伤害。若内
部装置无法满足要求,应采用防撞击材料遮盖。
3.3.2.2 安装在车辆内的设备和部件的连接应承受3g
的加速度纵向冲击,宜承受5g 的加速度纵向 冲击。
司机室内不应有可能危及司乘人员安全(如触电、烧伤、爆炸、中毒等)的传动装置和设备等。金属
材料制作的顶盖、非带流部件应与车体有可靠的接地保护措施,避免接触网或受电弓掉落到车顶造成安
全事故。
司机室内不应有妨碍司乘人员行动的突出部分。
3.3.4.1
车端部的司机室至少应设有一扇门或一个通道口,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司机经过纵向走廊进
入司机室的相邻间。
3.3.4.2
作为紧急出口的门应从司机室向外开并且尽量密封。该门应便于推开,或采用其他简单而快
速的方式开门。
3.3.4.3
若司机室门有阻塞的危险(如行李或旅客),则该门宜设计为既能向内又可向外转动的门或塞
拉门。
3.3.4.4 出口应便于司乘人员接近。
3.3.4.5 座椅不应妨碍人员到达出口。
3.3.4.6 出口离司机座椅距离不超过2 m,
且司乘人员应能安全、无困难地从司机室撤离。出口通道高 度不小于1800 mm,
宽度不小于500 mm; 门的净空最小尺寸不小于1724 mm×452 mm。
3.4.1.1
司机室应为全密闭式。门、窗、穿过司机室的所有通道和孔都应接合严密,防止液体和废气等
侵入。
3.4.1.2 司机室内部宜轻度正压。
GB/T 6769—2016
3.4.2.1
司机室应安装取暖装置,并采用轻微增压的方法使室内空气流通。宜配备温度控制装置,其调
温器件应安装在便于接触的位置。当司机室温度为自动控制时,则室内温度不应大于23℃。司机室的
隔热和防寒应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地板和顶棚。
3.4.2.2
司机应能够在18℃~23℃范围内调节温度(在地板上方1 .5 m
测量座椅周围)。在极端情况
下,司机室内上部和下部区域之间的温差不大于10℃(测量地板上方100 mm
位置和顶板下方100 mm 位置)。
3.4.2.3
在外部温度低时,允许温度范围降低。加热功率应保证司机室内温度不小于18℃。
3.4.3.1
司机室通风系统可由司机控制,应充分地更换新鲜空气且不致引人不适。新鲜空气吸入量宜
按每人30 m³/h 计,在正常通风条件下,司机头部的气流速度不大于0.3 m/s。
3.4.3.2
为有效散热,司机室内的更换气流量宜不小于300 m³/h。
3.4.3.3 司机室内实际有效空气量应至少为10 m³,
如果司机室有充足的通风或空气调节,则此值可以
降低。
3.4.3.4
司机室应设计有排气系统,避免废气在通风管路内再循环。
3.4.3.5 在高速情况下,特别是在速度超过200 km/h
的情况下,列车相会或进入隧道时,司机室内可
能会发生空气压力的突然变化,应保护司乘人员免受其危害。
3.4.4.1
在环境温度大于30℃和高湿的地区,司机室应配备有空调系统。应根据要求,采用以下温度
控制系统之一:
— —
手动温度控制:通过温度选择开关人工控制温度在18℃~23℃范围内设定内部温度
Tic;
与外部温度有关的自动温度控制:根据内部温度设定偏移量△T(-2K~+4
K)和平均外部
温度 Tcm, 如无要求,Ti 应根据式(1)(Tm≥20℃) 或式(2)(Tm\<20℃) 确定:
T=20℃+ △Ti+0.4(Tcm-20) (1)
Tie=20℃+ △Tc (2)
3.4.4.2
在空调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司机室内应有足够的通风。
3.5.1
应通过适当的方法(隔音、吸音和减振等)在司机室内声源处限制噪声等级,使其保持在尽可能
低的水平。
3.5.2 机车司机室内的稳态噪声及等效噪声级应符合GB/T 3450 的规定。
3.5.3 噪声的测量应在以下条件下,按照GB/T3450 的规定进行:
a) 门、窗应处于关闭状态;
b) 线路应处于良好的应用状况,且线路特性应由用户详细描述;
c) 机车牵引功率不应小于额定功率的2/3;
d) 最大速度保持时间不应小于噪声测量时间的90%。
3.6.1
司机室墙壁、顶棚、地板、操纵台、橱柜、仪表设备等的颜色应协调,不致引起司机疲倦。选择颜
料和装饰面料时,应确保其不会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镜面效果(反光表面)而使司机感觉不舒适。
GB/T 6769—2016
3.6.2
司机室内需要连续或重复接触的操作部件,不应引起冰冷金属的感觉。这些部件表面应覆盖触
感舒服的材料,或提供表面加热。
3.6.3
反光系数(反光也可用术语发光系数=反光系数×100来表示)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控制台的反光系数为0.3~0.5,可视显示面板除外;
b) 可视显示面板的反光系数不大于0.15;
c) 墙和门的反光系数为0.3~0.7;
d) 地板的反光系数不小于0.15;
e) 天花板的反光系数不小于0.5。
3.6.5 发光率(Lmx/Lm) 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司机操纵台上显示仪表的发光率为1;
b) 司机操纵台上的其他部分的发光率为3;
c) 环境背景的发光率为10。
注:如果发光率(Lmx/Lmi)大于10,司乘人员会感觉压抑;如果发光率小于3,司机室阴暗。
3.6.6
不应使用色彩明度低的颜色或红色调,避免热量吸收系数导致司机室内温度升高。在光线充足
时颜色清晰可见即可。
4.1
司机室的每一侧至少应有一扇直接通向车外的侧门,但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免设:
a)
若司机室的一侧或两侧与邻室连通,邻室的一侧或两侧已有侧门直通车外而且该门又靠近司
机室,则已设有通向车外门的那一侧可不再设置通向车外的侧门;
b) 按行车方向司机前方车钩连接中心线至侧门的距离在8 m
以内,则另一侧的侧门可免设。
4.2 有门槛的司机室侧门(入口门)的净空尺寸不小于1675 mm×500
mm;无门槛(即门与司机室地 板水平)的司机室侧门的净空尺寸不小于1750 mm×500
mm。 从车内进入司机室的门最小净空尺寸 为1724 mm×452 mm。
4.3
无论直接从司机室或通过相邻的隔间,直通车外的门应保证司机可无任何危险地接近每个司机
室。直通车外的门应设计仅向内开。
4.4 司机室门的安装要求应符合GB 6770 的规定。
5.1 操纵台的设计应考虑司乘人员的身材尺寸(见附录 A)
及其所执行的操作任务(操纵设备及监视仪 表),并满足附录 B 的要求。
5.2 操纵台和操纵设备的布置不应妨碍正常位置上司机的工作或行动自由。
5.3
不同的牵引单元与牵引系统内的操纵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布置方式宜一致,宜保证操纵与控制设备
在同一方向工作。
5.4 所使用的象形图和文字说明应尽量靠近被说明的设备,文字说明应简短扼要。
5.5
不同动力牵引形式的机车车辆的操作设备、控制系统及其布局宜按照功能分区进行布置。
5.6
操纵台的安装应能方便司机就坐,并且便于双腿和膝关节行动自如,能让司机随时站立操纵,至少
满足以下要求:
a) 操纵台下部空间深度,从操纵台前缘测量不小于600 mm;
b)
应设置司机脚踏板,脚踏板的安装方位与水平面成15°~25°角,表面不应是光滑的,其形状为
GB/T 6769—2016
矩形,最小宽度为500 mm;
c) 脚踏板前缘至操纵台下缘的垂直距离不小于630 mm;
d) 从脚踏板前缘到操纵台上部前缘的垂直距离不大于800 mm;
e) 操纵喇叭等的脚踏开关应与脚踏板组合在一起。
5.7 全部操纵设备、仪表宜集中布置在操纵台上,并满足以下要求:
a) 装有常用操纵设备的台面应与水平面成0°~20°角;
b) 装有经常观察的控制仪表的台面应与垂直面成20°~40°角。
5.8 在司机正前方设置司机记点平台,司机记点平台的面积不应小于360 mm×255
mm。
6.1
司机室内左右两侧应各设一个座椅,座椅的位置应使司机驾驶时面向前方线路,主司机位置应位
于司机室的左侧。
6.2 司机室内还应备有添乘者的机动座椅。
6.3
司机座椅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宜安装在地板上,能进行上下、前后及转动的调节,转动时不应接触
其他设备。
6.4
司机座椅的设计应便于司机站立操纵,并便于司机在必要时快速撤离司机室(见图1)。
6.5 司机座椅应为司机提供舒适的操作条件:
a) 座椅调节高度最小为70 mm, 前后调节量最小为80 mm;
b) 从座垫面至踏脚板面的最小高度为400 mm;
c) 座垫长度为400 mm~500 mm,座垫宽度为410 mm~430 mm;
d) 座垫后倾角度约为5°,座垫应呈凸曲面,前缘应呈弧形;
e) 设置转椅时,应固定转椅的工作位置但不锁死;
f) 座椅内应设减振装置。
6.6 靠背应牢固地固定在座椅上,靠背应呈凹曲面,具体尺寸为:
a) 靠背尺寸不小于420 mm×450 mm;
b) 靠背与垂直面倾斜为5°~7°角,并能调节;
c) 座椅靠背面的压缩尺寸为10 mm~20 mm,该尺寸在座椅面上方高度180
mm~230 mm 处。
6.7 座椅套应采用耐磨透气性良好的面料制作。
6.8
当座椅设有扶手时,建议扶手高度相当于司乘人员坐在座位上时肘的高度。扶手应有松软垫层,
并且易于翻转移开。
7.1.1 操纵设备的基本布置可参见附录C。
7.1.2
正常运行时非必需的操纵设备和测试设备,不应安装在操纵台上,以避免分散司机的注意力。
7.1.3
操纵与控制设备,无论是独立的还是彼此相关的,应按其功能和符合逻辑的方式布置。
7.1.4
正常运行时使用的操纵装置应靠近司机,尽可能集中在司机操纵台上。基本控制部分应排列在
司机的左侧或右侧,以便司机操作主司机控制器和制动控制器,司机应透过最近的车窗观察列车后面或
调车信号,制动控制应位于观察侧窗的相同一侧。
7.1.5
当司机面朝线路方向操作时,常用的操纵装置(如操纵手柄、制动阀把手等)应便于司机操作,不
会导致司机因长时间工作引起疲劳。
GB/T 6769—2016
7.1.6 主司机控制器的位置应便于司机操作。
7.1.7 时刻表夹应靠近司机并易于观察。
7.2.1
对于在某些特殊情况或在危险场合下需迅速操作的操纵设备,应保证即使在黑暗中也不会产生
误操作。
7.2.2 所有手柄宜采用非导热且非反光的材料。
7.2.3 主司机控制器可采用手轮或操纵杆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手轮应垂直或稍微向司机倾斜;
b) 操纵杆应垂直或稍微向司机倾斜;
c)
操纵杆的转动角度最大为150°,操纵杆的运动弧方向应保证司机的操作尽可能简单。
7.2.4
在使用一个主司机控制器的情况下,牵引和制动分别位于中间位的一边,应采用合适的设计方
法避免从一种模式到另一种模式的误动作(如在中间位安装一个棘轮)。
a)
在操作装置为手轮的情况下,顺时针方向转动手轮牵引力增加。如果主司机控制器开关组是
属于牵引/制动型,可通过从中间位逆时针转动手轮获得制动力;
b)
在操作装置为操纵杆的情况下,通过向前推动控制手柄增加牵引力,不考虑转动方向。如果主
司机控制器的开关组为牵引/制动型,可通过从中间位将控制手柄拉向司机身体获得制动力。
7.2.6 换向开关应包括一个单臂操纵杆。
7.2.7 操纵杆的旋转轴应与控制台顶部垂直或水平并垂直于机车的纵向轴。
7.3.1
用来引起司机特别注意的音响信号的数量应受到限制。音响信号应能在司机室噪音状态下听
得清楚,并且应与其他音响信号有明显区别。
7.3.2 信号灯数量应尽量少,个别信号灯可以由司机正面视野内的总告警灯代替,
7.3.3 信号灯的标识符号应按功能选择,且在各种牵引系统中均可通用。
7.3.4 表盘式仪表指针的零点位置应尽量一致。
7.3.5 旋转式或移动式指针应按同一方向动作。
8.1.1 司机室前窗的设置应符合GB 5914.2 的规定。
8.1.2 司机室前窗玻璃应满足 TB/T 1451 的要求。
8.1.4
前窗应配有合适尺寸的刮雨器,刮雨器应具备多种操作方式,以便于玻璃的清洁。
8.2.1 司机室侧窗的设置应符合GB5914.2 的规定。侧窗宜设置为活动侧窗。
8.2.2 在紧急情况下,司乘人员应能通过侧窗从司机室撤离。
GB/T 6769—2016
9.1 在白天,司机室内的部件应易于辨识。
9.2
司机室总照明系统的光照度,在地板面上不低于301x,在司机操纵台面上不低于601x。
当总照明
电路断开后,司机室仍应保留足够的光照,以便司乘人员能方便地观察和走动。
9.3
仪表灯和记点灯的照明应保证司机能够准确地进行认读,且不应在司机室车窗以及仪表、显示器
屏幕上对处在正常工作位置上的司机造成反射眩光。当采用附加照明时,这些灯光也不应使司机感到
刺眼。
10.2 覆盖地板的材料应阻燃、耐磨、防滑性能好,且易于清洁。
11.1
司机室内的自动信号装置、自动停车装置、通讯联络装置等的操作显示部分,应便于司机操作。
11.2 宜在司机室内设置衣柜,还应附设两个衣帽钩。
11.3 宜在司机室内设有加热和冷藏食物的设施。
11.4 废物箱应便于接近,易于清洁。
12.1 各级踏板的间距不应大于450 mm, 最低一级踏板应尽量低到GB146.1
所允许的限界高度。
12.2 各级踏板宽度不小于300 mm, 最高一级踏板深度不小于100 mm,
其余踏板深度不小于
12.3 脚踏板应在全天候条件下防滑。
13.1
在侧门和上车脚踏两侧要对称地设置扶手。从扶手的下端至钢轨顶面的距离不大于1350
mm, 扶手顶端至司机室地板面的距离不小于1400 mm。
13.2
扶手应无棱边便于握持,外表面不应有毛刺。扶手应单独安装在机车两侧的侧墙上,扶手和车体
侧墙外壁的间隙不应小于40 mm。
13.3
司机室门外面的开门把手应能使司机站在地面上即能握住,否则可考虑在门的较低部位设置第
二个把手。
13.4 把手转轴距门下缘的距离不小于80 mm、 距门的侧缘的距离不小于50 mm。
把手至门外壁的间
隙不小于50 mm。
13.5 把手长不小于120 mm, 且无棱边。
GB/T 6769—2016
消防要求见GB6771。
机车司机室瞭望条件应符合GB/T 5914.1 的要求。
GB/T 6769—2016
(规范性附录)
人体测量尺寸
最矮和最高司乘人员的主要人体测量尺寸具体见图 A.1。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10.26663in;height:8.76656i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 按 GB/T 10000 选取人体尺寸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按GB/T12985
确定人体尺寸选取范围和功能修正值。
图 A.1 最矮和最高司乘人员的主要人体测量尺寸
10
GB/T 6769—2016
(规范性附录)
操纵台外形尺寸
操纵台外形尺寸见图 B.1。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11.73329in;height:7.51322in" />
图 B.1 操纵台外形尺寸图例
GB/T 6769—2016
(资料性附录)
最适宜的手可达性半径
最适宜的手可达性半径见图 C.1。
单位为毫米
图 C.1 最适宜的手可达性半径示意图
GB/T 6769—2016
(规范性附录)
上车踏板、扶手和门把
上车踏板、扶手和门把应满足图 D.1 的要求。
单位为毫米
图 D.1 上车踏板、扶手和门把的尺寸
GB/T 6769—2016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6769-2016 机车司机室布置规则. 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