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质量控制、使用说明以及标志、

标签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 2859-1:1999,IDT)

GB/T 18259 人造板及其表面装饰术语

GB/T 20241 单板层积材

GB/T 22349 木结构覆板用胶合板

GB 50005 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206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29 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LY/T 1580 定向刨花板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259 和GB 50005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 wood I-joist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规格材或结构用复合木材作翼缘,木基结构板材作腹板,用结构型胶粘剂粘结的承载结构构件(见

图1),亦称工字搁栅。

style="width:2.98005in;height:3.99344in" />

图 1 工字搁栅示意图

GB/T 28985—2012

3.2

结构用复合木材 structural composite lumber

以木质单板、狭长木片等为原料,采用结构型胶粘剂压制胶合而成的结构用方材。

注:如单板层积材(LVL) 和单板条层积材(PSL)等。

3.3

木基结构板材 wood-based structural-use panels

以木质单板、刨花等为原料,采用结构型胶粘剂压制胶合而成的承重板材,包括结构胶合板和定向

刨花板。

3.4

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通过试验测试和试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统计值,用来判定和确定工字搁栅性能。本标准主要力学性

能特征值中,抗弯刚度(EI)
取平均值;其他力学性能取75%置信度下5%分位值的下限值。

3.5

warp

工字搁栅在生产和存放等过程中产生的弯曲现象,按弯曲方向可分为顺弯(沿y
轴方向)和横弯

(沿x 轴方向)。工字搁栅截面坐标系如图2所示。

style="width:3.02662in;height:3.70018in" />

2 工字搁栅截面坐标系示意图

3.6

腹板偏移值 web offset

翼缘宽度上的中心线与腹板厚度中心线的偏离距离。

3.7

垂直度 perpendicularity

工字搁栅上下翼缘的偏移距离。

3.8

腹板-翼缘结合间隙 web-flange gap

工字搁栅腹板端头与翼缘槽底面间的空隙。

3.9

抗压承载力 compress strength

F.

工字搁栅在垂向均布载荷状态下抵抗垂向荷载的能力。

GB/T 28985—2012

3.10

蠕变恢复率 creep-recover ration

δ

模拟长期施加规定载荷后,工字搁栅恢复变形量与总变形量的比率。

3.11

抗弯刚度 bending stiffness

EI

静态简支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字搁栅抵抗垂向弯曲变形的能力,用其弯曲弹性模量
E 和截面惯性矩

I 的乘积表示。

3.12

抗弯承载力矩 bending moment

M

静态简支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字搁栅抵抗垂向荷载的弯矩。

3.13

抗剪承载力 shear capacity

V

静态简支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字搁栅抵抗弯曲剪力的能力。

3.14

中部支反力 intermediate reaction

IR

静态简支三点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字搁栅跨中规定长度(由支承垫块长度来体现)受力部位的抗压

能力。

3.15

端部支反力 end reaction

ER

静态简支三点弯曲测试条件下工字搁栅端头规定长度(由支承垫块长度来体现)受力部位的抗压

能力。

4 要求

4.1 构造

4.1.1
上、下翼缘应为同一树种或物理力学性能相似的结构用木质材料,并为同一厚度。

4.1.2
腹板上允许开洞口,但应在产品说明中,规定洞口在腹板上的位置和允许最大尺寸,并要进行有
关性能测试。

4.1.3
翼缘、腹板材料接长使用时,工字梁上、下翼缘和腹板的任意两接长处的距离应不小于

500 mm。

4.2 材料

4.2.1 翼缘

4.2.1.1
用于翼缘的材料可为规格材或结构用复合木材,其规格尺寸根据材料和产品性能要求确定。

4.2.1.2 翼缘为规格材时,材质质量应符合 GB 50206
和 GB 50005 及相关的要求规定;翼缘为结构用
复合木材时,质量要求和性能指标应符合GB/T 20241
中的结构用单板层积材及相关标准要求。

GB/T 28985—2012

4.2.1.3
翼缘允许在长度方向上指接使用,用于指接的材料长度应不小于2400 mm。

4.2.1.4 翼缘的最小宽度为35 mm, 最小厚度为30 mm。

4.2.2 腹板

4.2.2.1
用于腹板材料应为木基结构板材,包括定向刨花板(OSB)
和结构胶合板。腹板规格尺寸根据 产品性能要求确定。

4.2.2.2
腹板为定向刨花板时,其质量和性能指标应符合 LY/T1580
的规定;腹板为结构胶合板时,

其质量和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22349 的规定。

4.2.2.3 腹板可接长使用,腹板的最小厚度为9.5 mm。

4.2.3 胶粘剂

应使用结构型胶粘剂,性能应满足GB/T 50329或相关标准的规定。

4.3 规格尺寸及偏差

4.3.1 规格尺寸

规格尺寸为:

a) 翼缘宽度为35 mm~90 mm;

b) 工字搁栅高度为240 mm、300 mm、350 mm 和400 mm。
注:特殊尺寸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

4.3.2 规格尺寸偏差

style="width:0.53336in;height:0.50666in" />规格尺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尺寸偏差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长度

宽度

高度

偏差

0

-5

±0.8

0

-3.0

4.3.3 加工偏差

加工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加工偏差

项 目

翘曲度(顺弯或横弯)

mm

腹板

偏移值

mm

垂直度

%

翼缘平行度

mm

腹板- 翼缘结

合间隙

mm

长度

≤3000

3.000<

长度

≤6000

长度

>6000

翼缘宽

35~50

翼缘宽

51~65

翼缘宽

≥66

最大

偏差

3.0

4.0

5.0

2.0

0.6

1.5

2.5

3.0

2.5

GB/T 28985—2012

4.4 基本力学性能

基本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3 基本力学性能要求

项 目

抗压承载力F.

kN/m

蠕变恢复率δ

%

指标要求

≥85

≥90

4.5 主要力学性能特征值

工字搁栅按照四个不同高度及不同翼缘材料分别规定各级强度等级的特征值指标。主要力学性能

特征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

4 主要力学性能特征值指标

翼缘

材料

工字搁栅高度

mm

性能

等级

抗弯刚度

10⁶kN ·mm²

抗弯承载力矩

kN ·mm

抗剪承载力

kN

中部支反力

kN

端部支反力

kN

单板层积 材

240

I

535

10825

11.80

21.50

10.70

460

9190

11.80

20.10

9.95

300

I

1735

24975

20.30

35.40

14.75

1205

18785

15.00

24.65

12.25

925

13995

15.00

21.50

10.70

IN

805

11875

15.00

20.10

9.95

350

I

2530

29790

22.45

35.40

14.75

1760

22400

18.05

24.65

12.25

1380

16690

18.05

21.50

10.70

400

I

3420

34135

24.60

35.40

14.75

2415

25660

20.80

24.65

12.25

1905

19125

20.80

21.50

10.70

规 格材

240

I

665

10770

11.80

22.80

11.40

555

7790

11.80

22.80

11.40

415

7175

11.80

17.95

8.75

300

I

1570

19765

15.00

29.10

13.50

1135

13955

15.00

26.35

12.65

945

10095

15.00

26.35

12.65

IV

725

9295

15.00

17.95

8.75

350

I

2300

23810

18.05

31.85

13.50

1675

16790

18.05

26.35

12.65

1385

12160

18.05

26.35

12.65

GB/T 28985—2012

4 ( 续 )

翼缘

材料

工字搁栅高度

mm

性能

等级

抗弯刚度

10⁵kN ·mm²

抗弯承载力矩

kN ·mm

抗剪承载力

kN

中部支反力

kN

端部支反力

kN

规 格 材

400

I

3135

27600

20.80

31.85

13.50

2295

19470

20.80

26.35

12.65

1885

14100

20.80

26.35

12.65

注1:表中数值为样本需达到的特征值。

注2:表中中部支反力(IR),是无加劲肋、中部支承长度为90mm时的中部支反力。

注3:表中端部支反力(ER),是无加劲肋、端部支承长度为45mm时的端部支反力。

5 试验方法

5.1 规格尺寸及偏差检测

5.1.1 仪器

试验仪器有:

a) 钢卷尺,精度1 mm;

b) 钢板尺,精度0.5 mm;

c) 游标卡尺,精度0.1 mm;

d) 角尺,精度0.2 mm/1000 mm;

e) 细钢丝或线绳。

5.1.2 规格尺寸检验方法和结果表示

5.1.2.1 长度测量

沿试件的长度方向,分别在上、下翼缘中心线上测量长度,取平均值。精确至1
mm。

5.1.2.2 宽度和高度偏差测量

在距试件两端部50 mm 处和试件的中部分别测量,精确至0.5 mm。

取测量数据中偏离规定偏差的最大偏差值为偏差测量值。

5.1.3 加工偏差检验方法和结果表示

5.1.3.1 翘曲度测定

将试件凹面向上并在无任何外力作用下放置在水平台面上,沿试件长度方向(试件全长)将绷紧细
钢丝或线绳于翼缘正表面或翼缘侧表面的凹面上,用钢板尺量试件凹面与细钢丝或线绳间最大弦高,即

为翘曲度,精确至0.5 mm。

5.1.3.2 腹板偏移值测定

在试样的两个端面上,测量翼缘宽度上的中心线与腹板厚度上的中心线的距离(见图3)。以最大

的距离作为试样的腹板偏移值,精确至0.5 mm。

GB/T 28985—2012

style="width:6.6467in;height:4.8532in" />腹板偏移值

翼缘中心线

峻板!中心线

3 腹板偏移测量示意图

5.1.3.3 垂直度的测定

用角尺垂直靠紧试样下翼缘的侧面,测量角尺垂直边与试样上翼缘间的距离(见图4),沿试样长度

方向测量4点,以单位高度最大距离的百分比作为试样的垂直度,精确至0.5 mm。

style="width:4.16666in;height:3.96682in" />

4 垂直度测量示意图

5.1.3.4 翼缘平行度的测定

用直尺分别在试样长度方向距离端面300 mm 处,测量试样两侧试件高度a 和b
(见图5)。计算高

度 a 和b 的差值,以最大的差值作为试样的平行度,精确至0.5 mm。

GB/T 28985—2012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4.09334in;height:4.65344in" />

5 翼缘平行度测量示意图

5.1.3.5 腹板-翼缘结合间隙的测定

在试样的两个端面,分别测量腹板齿顶与翼缘齿底之间的距离(见图6),以最大的值作为试样的腹

板-翼缘结合间隙,精确至0.5 mm。

style="width:4.61333in;height:4.60658in" />

6 翼缘-腹板结合间隙测量示意图

5.2 基本力学性能检测

5.2.1 性能测试技术规则

性能测试技术规则见附录 A。

5.2.2 抗压承载力(F) 检测

5.2.2.1 原理

通过均布压力载荷使试件产生破坏,确定试件的承压能力,包括翼缘的抗压能力和腹板的抗屈曲

能力。

GB/T 28985—2012

5.2.2.2 仪器

试验仪器有:

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 N;

b) 钢卷尺,精度1 mm;

c) 秒表。

5.2.2.3

5.2.2.3.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

5.2.2.3.2 如图7所示,试件长度为305 mm 。
支承垫块和加载垫块的长度要大于试件上、下翼缘

尺寸。

5.2.2.3.3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 min,
小于10 min 。记录试件的最 大荷载和破坏模式。

5.2.2.3.4 取10个试件中最大破坏载荷最小值为样本的抗压承载力 F.。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7.72003in;height:5.4934in" />

7 抗压承载力测定示意图

5.2.3 蠕变恢复率(δ)检测

5.2.3.1 原理

模拟长期施加规定载荷后,试件变形恢复的能力。

5.2.3.2 仪器

试验仪器有:

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 N;

b) 钢卷尺,精度1 mm;

c) 百分表,精度0.01 mm;

d) 秒表。

GB/T 28985—2012

5.2.3.3 方 法

5.2.3.3.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至少需要测试2个试件。

5.2.3.3.2
按图8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支承垫块中心跨距为样本公称高度的18倍;

5.2.3.3.3
采用两点加载方式进行加载,两加载点间距应不小于测试跨度的1/3。通常加载垫块的长
度为200 mm~400 mm,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 mm~200 mm。

style="width:11.74722in;height:6.25417in" />style="width:0.19336in;height:0.1133in" />

说明:

h — 木工字梁高度;

P— 施加载荷。

图 8 蠕变恢复率测定示意图

5.2.3.3.4 试验步骤:

a)
加载至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的10%,以此作为基本载荷水平和试件变形的起点;

b) 加载至70%抗弯承载力矩允许设计值并维持1 h, 读取并记录其变形(fi);

c) 卸载至基本载荷水平,15 min 后读取并记录其变形(f₂);

d) 计算试件的蠕变恢复率(0)。

注: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按式(5)计算得到。

5.2.3.3.5 试件的蠕变恢复率(0),按式(1)计算,精确至1%:

style="width:2.28668in;height:0.63998in" /> (1)

式 中 :

0 单个试件的蠕变恢复率,%;

fi—

f₂—

5.2.3.3.6

由基本载荷水平,加载至70%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时的跨中挠度,单位为毫米(mm);

卸载至基本载荷(恢复后)的跨中挠度,单位为毫米(mm)。

样本的蠕变恢复率δ为2个试件蠕变恢复率平均值。

GB/T 28985—2012

5.3 主要力学性能检测

5.3.1 性能测试技术规则

性能测试技术规则见附录 A。

5.3.2 抗弯刚度(EI) 测定

5.3.2.1 原理

确定试件在弹性极限范围内,规定截面形状情况下,受载荷作用产生应力和应变之比。

5.3.2.2 仪器

试验仪器有:

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 N;

b) 钢卷尺,精度1 mm;

c) 游标卡尺,精度0.1 mm;

d) 百分表,精度0.01 mm;

e) 秒表。

5.3.2.3 方法

5.3.2.3.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样本,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

5.3.2.3.2
按图9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通常支承垫块中心跨距为样本公称高度的18倍。

style="width:11.63999in;height:6.66569in" />

说明:

a - 支承垫块与加载垫块的中心距;

h — 木工字梁高度;

P——施加载荷。

9 抗弯刚度和抗弯承载力矩测定示意图

5.3.2.3.3
采用两点加载方式进行加载,两加载点间距应不小于测试跨度的1/3。应注意:

GB/T 28985—2012

a)
为了防止加载时产生局部破坏,应使加载垫块具有足够的支承长度或采取加载点下对试件加
劲肋增强。通常加载垫块的长度为200 mm~400 mm, 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 mm~

200 mm。

b)
当测试样本的翼缘带有端接时,所有试件都应至少有1个端接处处于受拉状态,并使端接处位

于两加载点之间。

c)
测试试件的腹板有开洞口时,最大的允许洞口应在两支承垫块之间的跨中位置。

5.3.2.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 min,
小于10 min。

5.3.2.3.5 单个试件的抗弯刚度 EI 按式(2)计算,精确至0.01 kN ·mm²:

style="width:2.68678in;height:0.63338in" /> ………………………… (2)

式中:

EIo— 单个试件的抗弯刚度,单位为千牛平方毫米(kN ·mm²);

△P— 在载荷-挠度曲线图中最大载荷10%~40%间的直线段内的载荷增加量(即载荷
P 、P₂ 差

的绝对值),单位为千牛(kN);

△y—— 在试件长度方向中心处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

L — 支座跨距,单位为毫米(mm);

a —— 加载垫块和支承垫块的中心距离,单位为毫米(mm)。

5.3.2.3.6 取10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样本的抗弯刚度特征值EI。

5.3.3 抗弯承载力矩(M) 测定

5.3.3.1 原理

通过测定试件在两点加压下最大载荷作用时的弯矩,确定工字搁栅的抗弯性能。

本方法中抗弯承载力矩特征值可依据实测试验方法或翼缘材料力学性能理论计算
— 验证试验方

法得到。

5.3.3.2 实测试验方法

5.3.3.2.1 仪 器

试验仪器有:

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 N;

b) 钢卷尺,精度1 mm;

c) 秒表。

5.3.3.2.2 方法

5.3.3.2.2.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样本,至少需要测试53个试件。

5.3.3.2.2.2
按图9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通常支承垫块中心跨距为样本公称高度的18倍;

5.3.3.2.2.3
采用两点加载方式进行加载,两加载点间距应不小于测试跨度的1/3。应注意:

a)
为了防止加载时产生局部破坏,应使加载垫块具有足够的支承长度或采取加载点下对试件加
劲肋增强。通常加载垫块的长度为200 mm~400 mm, 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 mm~

200 mm。

b)
当测试样本的翼缘带有端接时,所有试样都应至少有1个端接处处于受拉状态,并使端接处位
于两加载点之间。

c)
测试试件的腹板有开洞口时,最大的允许洞口应在两支承垫块之间的跨中位置。

GB/T 28985—2012

5.3.3.2.2.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试件破坏时间应大于1 min,
小于10 min 。 记录试件的 最大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

5.3.3.2.2.5 单个试件的抗弯承载力矩 M。按式(3)计算,精确至0.01 kN
·mm:

M₀=P ·a/2 …… … ………… (3)

式中:

Mo— 单个试件的抗弯承载力矩,单位为千牛毫米(kN ·mm);

P — 最大破坏载荷,单位为千牛(kN);

a — 加载垫块和支承垫块中心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5.3.3.2.2.6 样本符合正态分布的抗弯承载力矩特征值M,
按式(4)计算,精确至0.01 kN ·mm:

M=M₀—ks (4)

式中:

M—- 样本的抗弯承载力矩特征值,单位为千牛毫米(kN ·mm);

M.—— 试件抗弯承载力矩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牛毫米(kN ·mm);

k — 特征值系数,由表B.1 查得;

s ——标准差。

5.3.3.2.2.7 样本不符合正态分布时,其抗弯承载力矩特征值M 按 表B.2
规定确定。

5.3.3.3 理论计算方法——验证试验

5.3.3.3.1 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M) 按式(5)计算,精确至0.01 kN
·mm:

M=KFAney (5)

式中:

M。 —— 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单位为千牛毫米(kN ·mm);

K₁— 长度修正系数,按式(6)计算得到;

Ane—— 翼缘净面积(不包括所有腹板材料和榫槽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y 翼缘形心距离(不含榫槽),单位为毫米(mm);

F.— 为翼缘抗拉伸强度特征值,按附录 C 测试和计算,精确至0.01 kN/mm²。

长度修正系数按式(6)计算:

K₁=K、(L₁/L)²≤1.0 ………………………… (6)

式中:

K、 ——应力分布修正系数,K,=1.15;

L₁— 拉伸夹具之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 ——试件抗弯试验跨距,单位为毫米(mm);

Z — 从表5选取的指数。

5 式(6)中的指数(Z)

变异系数/%

≤10

15

20

25

≥30

Z

0.06

0.09

0.12

0.15

0.19

注:表中未列值可使用插值法求得。

5.3.3.3.2 验证试验按5.3.3.2进行,测试10个试件。

5.3.3.3.3
验证试验的最小抗弯承载力矩应不小于的抗弯承载力矩理论计算值M, 此时的
M。作 为 样本的特征值M。 否则应该仔细分析其原因,并进一步试验。

GB/T 28985—2012

5.3.4 抗剪承载力(V) 测定

5.3.4.1 原理

通过单点加压方式进行剪切破坏试验,确定试件的腹板性能、腹板-翼缘、腹板-腹板的胶合性能。

5.3.4.2 仪器

试验仪器有:

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 N;

b) 钢卷尺,精度1 mm;

c) 秒表。

5.3.4.3 方法

5.3.4.3.1 每 一 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

5.3.4.3.2
按图10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支承垫块与加载垫块内侧之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样本公称高度的1.5倍;保证试件两侧端头超出支承垫块的长度不大于6 mm。

style="width:11.18056in;height:5.84722in" />style="width:0.19321in;height:0.1133in" />

说明:

h — 木工字梁高度;

P— 施加载荷;

L₁— 试件长度。

图10 抗剪承载力测定示意图

5.3.4.3.3 加载方式为单点加载,加载位置在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点。应注意:

a) 支承垫块的宽度不小于试件宽度,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 mm。
加载垫块的宽度不小于试件

宽度,加载垫块的长度为200 mm。

c) 测试腹板有端接的试样时,端接处与支承垫块的间距应为305 mm。

d)
若腹板需要进行加劲肋时,加劲肋应设置在支承处;为防止测试时发生试件加载点破坏,应在
加载点加劲肋增强,但加劲肋的宽度不能超过加载垫块宽度。

GB/T 28985—2012

5.3.4.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 min,
小于10 min; 记录试件的最 大破坏荷载。

5.3.4.3.5 单个试件的抗剪承载力V。按式(7)计算,精确至0.01 kN:

V。=P/2 (7)

式中:

V。 ——单个试件的抗剪承载力,单位为千牛(kN);

P— 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千牛(kN)。

5.3.4.3.6 样本的抗剪承载力特征值V 按式(8)计算,精确至0.01 kN:

V=V ks (8)

式中:

V— 样本的抗剪承载力特征值,单位为千牛(kN);

V— 试件抗剪承载力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牛(kN);

k— 特征值系数,由表B.1 查得;

s — 标准差。

5.3.5 中部支反力(IR) 测试

5.3.5.1 原理

通过试件的单点加载弯曲试验,确定规定支撑宽度情况下工字搁栅中部所能够承受的最大破坏

载荷。

5.3.5.2 仪器

试验仪器有:

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 N;

b) 钢卷尺,精度1 mm;

c) 秒表。

5.3.5.3 方法

5.3.5.3.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样本,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

5.3.5.3.2
按图11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支承垫块与加载垫块内侧之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样本公称高度的1.5倍。

5.3.5.3.3 采用单点加载方式进行加载,支承垫块的长度为100 mm~200
mm;加载垫块的长度为

90 mm(规定支撑长度)。

5.3.5.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 min,
小于10 min; 记录试样的最 大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

GB/T 28985—2012

style="width:11.36042in;height:5.62708in" />style="width:0.23993in;height:0.12672in" />

说明:

h — 木工字梁高度;

P— 施加载荷。

图11 中部支反力测定示意图

5.3.5.3.5 单个试件的中部支反力 IR。按式(9)计算,精确至0.01 kN:

IR 。=P (9)

式中:

IR。 — 单个试件的中部支反力,单位为千牛(kN);

P — 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千牛(kN)。

5.3.5.3.6 样本的中部支反力特征值IR 按式(10)计算,精确至0.01 kN:

IR=IR 。-ks (10)

式中:

IR — 样本的中部支反力特征值,单位为千牛(kN);

IR。 — 试件中部支反力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牛(kN);

k — 特征值系数,由表B.1 查得;

s —— 标准差。

5.3.6 端部支反力(ER) 测试

5.3.6.1 原理

通过试件的单点加载弯曲试验,确定规定支撑宽度情况下工字搁栅端部所承受的最大破坏载荷。

5.3.6.2 仪器

试验仪器有:

a) 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 N;

b) 钢卷尺,精度1 mm;

c) 秒表。

5.3.6.3 方法

5.3.6.3.1 每一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至少需要测试10个试件。

GB/T 28985—2012

5.3.6.3.2
按图12所示调整两支承垫块中心跨距,支承垫块与加载垫块内侧之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样本公称高度的1.5倍;并使试件的端面与支承垫块对齐。

style="width:11.28056in;height:5.62708in" />

说明:

h — 木工字梁高度;

P—— 施加载荷。

图12 端部支反力测定示意图

5.3.6.3.3
加载方式为单点加载,加载位置在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点;支承垫块的长度为45 mm
(规定 支承长度);加载垫块的长度为100 mm~200 mm。

5.3.6.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匀速加载;试样破坏时间应大于1 min,
小于10 min, 记录试样的最 大破坏载荷和破坏模式。

5.3.6.3.5 单个试件的端部支反力ER。按式(11)计算,精确至0.01 kN:

ER,=P/2 ……… …………… (11)

式中:

ER。 ——单个试件的端部支反力,单位为千牛(kN);

P — 最大破坏荷载,单位为千牛(kN)。

5.3.6.3.6 样本的端部支反力特征值ER 按式(12)计算,精确至0.01 kN:

ER=ER 。-ks (12)

式中:

ER ——样本的端部支反力特征值,单位为千牛(kN);

ER。 ——试件端部支反力的平均值,单位为千牛(kN);

k — 特征值系数,由表B.1 查得;

s — 标准差。

6 质量控制

6.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GB/T 28985—2012

6.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规格尺寸及偏差、基础力学性能、抗弯承载力矩和抗剪承载力。

6.3 型式检验

6.3.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正式生产后,当原材料、产品等级结构调整及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动时;

c) 产品长期停产后,再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时,每年检验不少于2次;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或合同规定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3.2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规格尺寸及偏差、基础力学性能和主要力学性能。

6.4 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

6.4.1 规格尺寸和加工偏差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

6.4.1.1 抽样方案

采用GB/T 2828.1—2003 中的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检查水平 I,
接收质量限为4.0,见表6。

样本应在生产后经存放24 h 以上的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表6 抽样方案 单位为根

批量范围

样本

样本量

累计样本量

接收数

拒收数

~150

第一

第二

5

5

5

10

0

1

2

2

151~280

第一

第二

8

8

8

16

0

1

2

2

281~500

第一

第二

13

13

13

26

0

3

3

4

501~1200

第一

第二

20

20

20

40

1

4

3

5

1201~3200

第一

第二

32

32

32

64

2

6

5

7

6.4.1.2 判定规则

第一次检验的样品数量应等于该抽样方案给出的第一样本量。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
小于或等于第一接收数,应认为该批是可接收的;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第一拒

收数,应认为该批是不可接收的。

如果第一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介于第一接收数与第一拒收数之间,应检验由方案给出样本量的
第二样本并累计在第一样本和第二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如果不合格品累计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接收

数,则判定该批是可接收的;如果不合格品累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拒收数,则判定该批是不可接收的。

GB/T 28985—2012

6.4.2 基本力学性能判定规则

样本应在生产后经存放24 h
以上的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样品数和试验方法按5.2中规

定执行。测试结果达到表3中规定的值时,判定为合格。

6.4.3 主要力学性能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

样本应在生产后经存放24 h
以上的同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抽样样品数和试验方法按5.3中规

定执行。主要力学性能检测值均满足表4中相应等级要求时,则判定为属于该等级。

7 使用说明

实际使用情况相关的技术细节参见附录D。 生产厂家供货时,应提供使用说明。

8 标志、标签和包装

8.1 产品标记、等级、生产厂、检验员代号和生产日期及质量认证机构名称标识。

8.2 按产品规格、类型、等级分别包装。

8.3 产品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防潮、防雨、防曝晒。

GB/T 28985—2012

A

(规范性附录)

性能测试技术规则

A.1 概述

工字搁栅的材料、构造、加工制造和使用对其承载性能均有影响,所以应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
评定。与新建企业或新上生产线需要评定一样,如果工字搁栅的使用条件、制作过程或产品技术等发生

较大改变时,应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重新检验和评定。

A.2 检验和评定

检验和评定应该在随机抽查的基础上,监控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生产企业需要委托有资质
的机构对其产品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所有检验要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或见证进行,所有试验结果由有资

质的机构证明。

A.3 样本数量

本标准规定的各性能测试试验的试件数量为最少样本数量。

A.4 试验温度

试验时,试样的最低温度不能低于4℃。

A.5 试验安全

所有足尺样本性能测试试验都存在着各样的危险,所以应保证在试验时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例如,
在进行足尺工字搁栅试验时会有发生侧向屈曲的可能,所以应在试件两侧设置足够的侧向支撑,以防止

试件发生侧向屈曲。

GB/T 28985—2012

B

(规范性附录)

特征值系数

B.1 表 B. 1
是正态分布,75%置信度和5%分位值时,计算样本力学性能特征值系数。

B.1 特征值系数 k

样本数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k

3.152

2.681

2.464

2.336

2.251

2.189

2.142

2.104

2.074

2.048

2.026

样本数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k

2.008

1.991

1.977

1.964

1.952

1.942

1.932

1.924

1.916

1.908

1.901

样本数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90

100

k

1.895

1.869

1.849

1.834

1.822

1.811

1.795

1.783

1.773

1.765

1.758

B.2 表 B.2
是统计分布75%置信度和5%分位值时,顺序统计方法的样本特征值系数。

B.2 顺序统计方法特征值

样本数

28

53

78

102

152

148

170

193

215

237

顺序排列

试件根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顺序排列为试验结果从小到大排列。

GB/T 28985—2012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翼缘轴向抗拉伸强度特征值(F;) 测试方法

C. 1 原 理

轴向拉伸荷载作用于翼缘试样的两端,以规定的速度进行加载,直到试样破坏。确定翼缘试样的轴

向抗拉伸强度特征值(F)。

C.2 仪 器

测试仪器有:

a) 木材万能力学试验机,精度10 N;

b) 钢卷尺,精度1 mm;

c) 游标卡尺,精度0.01 mm;

d) 拉伸加载夹具;

e) 秒 表 。

C.3 方 法

C.3. 1
每一种规格样本,至少需要测试53个试件;如有端接,则每个试件至少有一个端接。

C.3.2
试验按样本全截面规格尺寸进行轴向抗拉伸试验。规格材的轴向抗拉伸试验的加载夹具距离

为2.44 m; 结构复合木材的轴向抗拉伸试验的加载夹具距离为0 .91 m。

C.3.3
将试件放在2个拉伸加载夹头间,并夹紧试件两端。在加载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拉伸加载夹具

夹紧试件部位破坏及减少滑移。

C.3.4 选择合适的加载速度,试样宜在1min 左右破坏,破坏时间应大于10 s,
小于10 min 。 记录最大

荷载和引起试样破坏的特征描述。

C.3.5 单个试件的抗拉伸强度按式(C. 1) 计算,精确至0.01 kN/mm²:

style="width:0.95328in;height:0.56672in" /> ……………… ……… (C.1)

式 中 :

Fo— 单个试件的抗拉伸强度,单位为千牛每平方毫米(kN/mm²);

P — 最大拉伸破坏荷载,单位为千牛(kN);

b — 试件宽度,单位为毫米(mm);

h — 试件高度,单位为毫米(mm)。

C.3.6 样本抗拉伸强度特征值按表B.2 规定确定。

GB/T 28985—2012

D

(资料性附录)

实际使用情况相关的技术细节

D.1 支承长度

D.1.1 无支承加劲肋增强时,工字搁栅的支反力特征值见表4。

D.1.2
对于需要满足其他实际使用情况,工字搁栅的支反力特征值须依据其实际使用情况,通过试验

确定 。

D.2 腹板开洞

D.2.1
在工字搁栅的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其腹板上开取合适的洞口,以满足施工要求。腹板开洞时需

要通过试验来确定洞口尺寸和形状对工字搁栅性能的影响。

D.2.2 每一种搁栅截面高度情况至少需要5个搁栅试样进行试验。

D.2.3 当腹板带端接时,洞口位于支承垫块与加载点之间和腹板端接中间。

D.2.4
生产厂家应该规定腹板洞口的最大尺寸,同时应该有试验数据支持。腹板多个洞口的间距应

通过试验验证。

D.2.5
进行工字搁栅截面高度和洞口两因素组合试验时,至少需要3种截面高度的搁栅进行试验。

D.3 特殊细节

根据各种工字搁栅构造的不同,某些工字搁栅在集中载荷作用下需要局部加劲肋增强;载荷加于腹
板连接处或工字搁栅下翼缘时,需对工字搁栅进行合理的加劲肋增强设置,并进行试验验证。其他特殊

使用情况需要科学的评估。

GB/T 28985—2012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8985-2012 建筑结构用木工字梁.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22-T 3430-2023 公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吉林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