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学习GB-T 34386-2017 卷筒料印刷品质量检测系统.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标准规定了卷筒料印刷品质量检测系统(以下简称检测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
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对卷筒料印刷品质量缺陷进行在线检测或离线检测的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本标准
不适用于布料等卷筒料质量缺陷检测,其质量缺陷检测可参考此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4879 防锈包装
GB/T 5048 防潮包装
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258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18284 快速响应矩阵码
GB/T 19437 印刷技术 印刷图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
GB/T 28387.1—2012 印刷机械和纸加工机械的设计及结构安全规则 第1部分:
一般要求
CY/T3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JB/T 3090 印刷机械产品命名与型号编制方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视觉检测系统 visual inspection system
可对被测对象外观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并对外观缺陷进行识别、判断、分类与分析的自动检测
装置。
3.2
在线检测 online inspection
在生产线上对印刷品质量缺陷实时进行的检测。
GB/T 34386—2017
3.3
离线检测 offline inspection
在生产线下单独对印刷品质量缺陷进行的检测。
3.4
成像精度 imaging precision
单个图像像素所对应的物平面尺寸,分为横向成像精度和纵向成像精度。单位为毫米每像素
(mm/pixel)。
3.5
成像均匀性 imaging uniformity
同一被测对象在视场中不同部位所采集信号的一致性程度。
3.6
成像灰度范围 imaging gray level range
成像系统能够有效识别的最暗和最亮目标的灰度范围。
3.7
成像灰度线性度 imaging gray level linearity
在成像灰度范围内,成像图像灰度值与目标亮度之间的线性对应程度。
3.8
印刷品质量缺陷 printing quality defects
印刷品的划痕、污渍、残缺等外观缺陷以及超出规定值范围的色差、套印偏差等现象的总称。
3.9
漏检率 probability of miss
未检出的带有质量缺陷的样品数量占当次被检测样品总量的百分比。
注:改写JB/T 12373—2015,定义3.2。
3.10
误检率 mistake rate
无质量缺陷的样品被错判的数量占当次被检测样品总量的百分比。
注:改写JB/T 12373—2015,定义3.3。
3.11
色差检测准确率 correctness of colour difference
inspection
正确检出的色差缺陷样品数量占带有色差缺陷样品总数量的百分比。
3.12
套印偏差 overprint error
印刷品上套印图文轮廓线几何位置的偏差。
3.13
检测支撑辊 detection support roller
用于支撑被测印刷品的导辊。
检测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其中硬件系统主要包括成像单元、图像处理单元、电控单元
和机械功能单元,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建模模块、检测模块和平台控制模块。
按成像精度和检测速度可划分为:
——A 型检测系统:横、纵向成像精度在0.02 mm/pixel~0.05
于100 m/min 的检测系统。
B 型检测系统:横、纵向成像精度在0.05 mm/pixel~0.15
于200 m/min 的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基本参数
GB/T 34386—2017
mm/pixel之间,最高检测速度不小
mm/pixel 之间,最高检测速度不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检测系统的型号和名称宜符合JB/T 3090 的规定。
5.1.1 检测支撑辊的径向圆跳动不应大于0.02 mm。
5.1.2 检测支撑辊之间的平行度误差不应大于0.05 mm。
5.2.1 轴向偏差应不超出±2 mm。
5.2.2 纵向走纸应稳定,单方向连续走纸不应呈现间歇状态。
5.3.1 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值不应小于0.3。
5.3.2 成像均匀性不应小于90%。
5.3.3
对于反射率大于90%的印刷品图像,有效成像灰度值应在200~220之间;对于反射率小于5%
的印刷品图像,成像灰度值应小于15。
GB/T 34386—2017
5.3.4 成像灰度线性度偏差不应大于5%。
5.4.1 对点缺陷的识别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点缺陷识别能力
|
|
|
|
---|---|---|---|
|
|
|
|
|
|
5.4.2 对线缺陷的识别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线缺陷识别能力
|
|
|
|
---|---|---|---|
|
|
|
|
|
|
5.4.3 对套印偏差缺陷的识别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 4 套印偏差缺陷识别能力
|
|
|
|
---|---|---|---|
|
|
|
|
|
|
5.4.4 对色差△E≥3 的缺陷检测准确率应不小于95%。
5.5.1 软件应能完成以下基本功能的设定:
a) 设定和存储标准样张模板,支持多个分区,不同分区可独立设定检测参数;
b) 针对不同类型的印刷品质量缺陷,应能独立设定检测参数;
c) 支持实时图像显示,并应具备画面局部放大及缺陷标注功能;
d) 对合格品数量及合格率应能进行实时统计;
e) 对卷筒料长度(m) 或样张数量应能进行实时统计。
5.5.2 软件宜具备的其他功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查看、统计、分析以及存档缺陷信息(包括图像与数值信息),缺陷信息100%可追溯;
b) 生成缺陷位置分布图;
c) 打印批次或单卷料缺陷信息;
d) 根据GB/T 14258 和 GB/T18284 规定识别条形码和矩阵码并进行外观检测。
5.6.2 系统宜能对缺陷进行标记或剔除。
GB/T 34386—2017
5.7.1
因装置开启而形成剪切、挤压的危险部位,都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罩、安全标识。
5.7.2
危险区域的可移动式防护罩应具有连锁功能。当打开或不正确关闭防护罩时,机器应无法起动
且始终保持在停机状态。各固定防护罩应安装牢固,应符合 GB/T 28387.1—2012
中5.2.2.1的规定。
5.7.3
外露的运动零部件(如风扇、电机)应有安全防护装置,并且安装完整、牢固可靠。
5.7.4 电器箱的开口应加护套密封或安装过滤网。
5.7.5
在控制区域中存在危险动作的操作位置上,应配备急停装置,急停装置应标识清楚且易于触及。
5.7.6 所有外露部位可触及的边角都应倒钝,不应对人体造成划伤。
5.7.7 所有内旋卷入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警示牌。
5.7.8 装置运行时卷筒料断张应及时给出停机信号。
5.7.10
检测系统应配备电源切断装置,该装置应能将电源开关锁定在"关闭"位置。
5.8.1
电气系统布线整齐,各种标记应齐全、正确、排列有序,接头牢靠并应符合 GB/T
28387. 1—2012
5.2.5.6 的规定。
5.8.2 电气系统在相应操作或速度变化下,各执行元件应有如下反应:
a)
电气系统工作应正常、可靠,与安全保护有关的连锁开关动作应灵敏、可靠。
b)
检测系统起动前声光报警装置应能发出使人听到的声响信号,并应在延时响应3
s 后方可 起动。
c) 检测系统应安装故障提示报警装置。
5.8.3 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按 GB 5226.1—2008
中8.2.1的要求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保护联结 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 GB
5226.1—2008 中8.2.3的规定。
5.8.4 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500
Vd.c.(直流电压)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
5.8.5 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接电路之间施加1000 V 的电压,时间近似1
s,不应出现击穿放电 现象。
5.8.6
为防止意外起动,检测系统的起动开关应在所有防护装置全部就位后才能进行起动,并应符合
GB/T 28387.1—2012 中5.2.7.4的规定。
5.9.1 外露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锈蚀等缺陷。
5.9.2 外露镀件的镀层应细致、均匀,不应出现剥落、起泡、局部无镀层等缺陷。
5.9.3 外露氧化件的氧化膜应均匀致密,色泽一致,不应有未氧化的斑点等缺陷。
5.9.4 外露非加工表面不应有气孔、凸瘤和凹陷等有损美观的缺陷。
5.9.5
涂漆层应平整、光滑,颜色、光泽要一致,应无明显突出颗粒和粘附物,漆膜不应有流挂、起泡等
现象。
5.9.6 气路及油路管道应排列有序,固定牢靠,管道不应产生扭曲、折叠等现象。
5.9.7 标牌应平整、光洁,配置应合理、牢靠,不应铆裂、偏斜、卷边等缺陷。
5.9.8 门盖的周边与相关的结合面缝隙应均匀,门盖开闭应灵活无碰撞。
5.10.1 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GB/T 9969 的规定。
GB/T 34386—2017
5.10.2 产品合格证的编写应符合GB/T 14436 的规定。
检测支撑辊的装配精度应按表5中规定的方法检验,结果应符合5.1的规定。
表 5 检测支撑辊装配精度的检验方法
|
|
|
|
||
---|---|---|---|---|---|
|
|
|
|||
|
|
|
|
|
|
6.2.1 试验条件:按表1规定的最高检测速度,连续走纸不少于1000 m。
——走纸偏差检验:按照6.3.1的检验条件,用检测系统对卷筒料印刷品材料边沿或印刷图案的清
晰边缘成像,记录不少于500个印刷重复单元上该点的位置(以像素为单位),并计算所有采样
点的位置平均值M 和标准方差 S。 走料偏差值 D
按式(1)计算,计算结果应符合5.2.1的
规定。
D=S×R …………………………… (1)
式中:
D—— 走料偏差值,单位为毫米(mm);
R— 系统成像精度,单位为毫米每像素(mm/pixel);
S— 采样位置的标准方差,单位为像素(pixel)。
GB/T 34386—2017
— —
目测纵向走纸的稳定性,检验结果应符合5.2.2的规定。
6.3.1.1 检验条件包括:
— — 环境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45%~70%;
— 图像采样区域的环境光照度应小于1001x;
— — 人工目视复检的照明与观察条件应符合CY/T3 的 要 求 ;
——A 型按照100 m/min 速度、B 型按照200 m/min 速度进行检验。
6.3.1.2 检验样张应符合以下要求:
— — 标准检验模板图和标准检验缺陷图示意图分别见附录 A 中 图 A. 1 和 图
A.2;
- 检验样张由标准检验模板图和标准检验缺陷图满版混合排列组成;
—
检测样张中标准检验模板图和标准检验缺陷图总数应不少于5000个,其中标准检验缺陷图
300个。
6.3.2.1 成像均匀性的检验方法见附录 B。
6.3.2.2 成像灰度范围及线性度偏差的检验方法见附录 C。
对点缺陷识别能力的检验方法如下:
——A 型检测系统用标准检验模板图 A1 区建立检测模板,B
型检测系统用标准检验模板图 B1 区
建立检测模板(见图 A. 1)。
— — 按6.3. 1的检验条件对检测样张进行检验。 A 型检测范围为检验样张中的
A1 区 ,B 型检测范 围为 B1
区。检测完成后,对检测结果进行人工复检确认,分别记录被检测出的标准检验缺陷
图数量n、被误检出的标准检验模板图数量 m。
— 按照式(2)、式(3)分别计算其漏检率β和误检率γ。
style="width:2.48681in;height:0.57992in" /> (2)
式 中 :
β— 漏检率;
γ— 误 检 率 ;
style="width:2.21997in;height:0.52572in" />
………………………………
(3)
n—— 被检出的缺陷检测模板图数量;
m 被误检出的标准检验模板图数量。
对线缺陷识别能力的检验方法如下:
— A 型检测系统用标准检验模板图 A2 区建立检测模板,B
型检测系统用标准检验模板图 B2 区
建立检测模板(见图 A. 1)。
— — 按6.3. 1的检验条件对检测样张进行检验。 A 型检测范围为检验样张中的
A2 区 ,B 型检测范
围 为 B2
区。检测完成后,对检测结果进行人工复检确认,分别记录被检测出的标准检验缺陷
GB/T 34386—2017
图数量 n、被误检出的标准检验模板图数量 m。
— 按照式(2)、式(3)分别计算其漏检率β和误检率γ。
6.3.5 对套印偏差缺陷识别能力的检验
对套印偏差缺陷识别能力的检验方法如下:
- A 型检测系统用标准检验模板图 A3 区建立检测模板,B
型检测系统用标准检验模板图 B3 区 建立检测模板(见图 A. 1)。
—— 按6.3.1的试验条件对检测样张进行检验。 A 型检测范围为检验样张中的 A3
区 ,B 型检测范
围 为 B3
区。检测完成后,对检测结果进行人工复检确认,分别记录被检测出的标准检验缺陷
图数量n、被误检出的标准检验模板图数量 m。
——按照式(2)、式(3)分别计算其漏检率β和误检率γ。
对色差缺陷检测能力的检验方法如下:
—— 用标准检验模板图 C 区建立检测模板(见图 A. 1), 使用符合 GB/T 19437
要求的分光光度计 测量标准检验模板图C 区各颜色实地色块的 CIELAB
颜色值,并取测量平均值作为实地色块
颜色参考值。
— 按6.3. 1的检验条件检测检验样张中标准检验缺陷图C 区色块。
— — 从编号为100的标准检验缺陷图开始连续抽出100个标准检验缺陷图,用符合
GB/T 19437
要求的分光光度计测量图中被检测出的第一个青颜色色块(如图1中黑框所示)以及该色块左
侧相邻色块与实地色块颜色参考值的色差。根据测量结果判定漏检和误检样品。
style="width:10.06666in;height:2.68004in" />
图 1 色差检测结果示意图
若被检测出的第一个青颜色色块(如图1中黑框所示)与实地颜色参考值的色差△Em>2.0,
或者其色差△E≥3.0 且左侧相邻色块与实地颜色参考值的色差△E\<3.0,
则认定为正确
检测。
——若第一个被检测出青颜色色块(如图1中黑框所示)与对应实地颜色参考值的色差△E\<2.0,
则
判定为误检;若该色块左侧相邻未被检测出色块与实地颜色参考值的色差△E≥3.0,
则 为
漏检。
— 记录100个抽检样品的漏检数量 n 和误检数量m,
按式(4)计算色差检测准确率A:
style="width:3.15343in;height:0.57332in" /> (4)
6.4.1 按照操作流程,对5.5.1规定的基本功能逐项进行实测。
6.4.2 按照操作流程,对5.5.2规定的宜完成功能逐项进行实测。
GB/T 34386—2017
采用实测方式对5.6规定的软件缺陷处理功能逐项进行实测。
6.6.1
目视检查因装置开启而形成的危险部位是否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应符合5.6.1的规定。
6.6.2
设备运行时反复打开、关闭可移动式防护罩5次以上,检验其操作性能、连锁功能,结果应符合
5.6.2的规定。
6.6.3 目视并手工检查外漏运动零部件的防护装置,结果应符合5.6.3的规定。
6.6.4 目视检查电器箱开口处的护套或过滤网,结果应符合5.6.4的规定。
6.6.5 目视检查有危险的操作部位是否配备急停开关,结果应符合5.6.5的规定。
6.6.6 手工检查外露部位可触及的边角,结果应符合5.6.6的规定。
6.6.7 目测检查内旋卷入部位的防护措施,结果应符合5.6.7的规定。
6.6.8
设备运行时反复切断卷筒料5次以上,检验其断张检测停机性能及断张位置记录性能,结果应
符合5.6.8的规定。
6.6.9 目测检查检测系统光源成像部位防护装置,结果应符合5.6.9的规定。
6.6.10 实测检测系统电源切断装置的性能,结果应符合5.6.10的规定。
6.7.1
切断电源,目视检查电气系统布线、各种标记等情况,应符合5.7.1的规定。
6.7.2
选用一个适当速度,反复进行起动、停止等动作5次以上,再进行速度变换操作,应符合5.7.2的
规定,检查内容如下:
a) 目测检查电气系统工作状况和有关连锁开关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b) 目测检查机器起动的声响报警信号,并用秒表检查延时响应的时间;
c) 目测检查机器的故障提示报警装置。
6.7.3 按 GB5226.1—2008
中18.2.2的试验方法,检验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5.7.3的规定。
6.7.4 按 GB 5226.1—2008
中18.3的试验方法,检查绝缘电阻,应符合5.7.4的规定。
6.7.5 按 GB 5226.1—2008
中18.4的试验方法,进行耐压试验,应符合5.7.5的规定。
6.7.6 检验检测系统的安全起动功能,应符合5.7.6的规定。
目视检查检测系统各硬件单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5.8的规定。
7.1.1 每台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1.2
每台产品应按5.1~5.9的规定进行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7.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首台、首批中的一台或生产批次中抽一台进行检验:
a) 新产品试制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应对首台进行检验;
b)
正式生产后,若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应对首批中的一台进行检验;
GB/T 34386—2017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应对生产批次中抽一台进行检验;
d) 连续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例行检验;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发生较大差异时。
7.2.2 型式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的全部内容进行。
8.1.1 每台产品应在明显部位固定标牌,标牌应符合GB/T 13306 的规定。
8.1.2 对易造成人体伤害的位置应设置符合 GB 2894
的安全标志,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当心机械 伤人、当心烫伤等标志。
8.1.3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 的规定。
8.1.4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应符合 GB/T 6388 的规定。
8.2.1 产品包装应符合GB/T 13384 的规定。
8.2.2 装箱前机件、工具备件、附件的外露加工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应符合 GB/T
4879 的规定。
8.2.3 每台产品出厂时应附有下列随机文件:
a) 产品合格证;
b) 使用说明书;
c) 装箱单(含总装箱单和分装箱单)。
产品在运输起吊时,应按包装箱外壁箱面的标志稳起轻放,防止碰撞。
8.4.1
包装箱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室外贮存时应有防雨措施。
8.4.2 产品包装箱应有可靠的防潮措施,并符合GB/T 5048的规定。
8.4.3
贮存期超过一年应在出厂前进行开箱检验,若包装损坏影响产品出厂时应更换包装。
GB/T 34386—2017
(规范性附录)
标准检验图
A.1 标准检验模板图
标准检验模板图包含为了检测点缺陷、线缺陷、套印偏差和色差所设置的4个检测区,整体约
100 mm(宽)×140 mm (长),如图 A.1 所示。图中黑色与白色的灰度值差应大于40,A
区适合 A 型检
测系统的检验,B 区适合B 型的检验,C 区适合所有类型。其中:
——第一区为点缺陷检测区:A1 和 B1 区均由直径为0.08 mm、0.1 mm、0.2
mm、0.3 mm、0.4 mm
的黑点组成,且第四行为空白行;
——第二区为线缺陷检测区:A2 和 B2 区各由一对边长为10 mm
的黑、白正方形组成;
——第三区为位置偏差检测区:A3 和 B3 区各由一对边长为10 mm
的黑色正方形以及与正方形
左、下边重合的一条直线组成;
——C 区为色差检测区:由18个青(C) 色实地色块组成。
|
|
||
10 mm | |||
图 A.1 标准检验模板图
GB/T 34386—2017
A.2 标准检验缺陷图
标准检验缺陷图的尺寸与标准检验模板图完全相同,在标准检验模板图的基础上设计了对应的
4种标准缺陷,如图 A.2 所示。图中黑色与白色的灰度值差应大于40,A 区适合 A
型检测系统的检验,
B 区适合 B 型的检验,C 区适合所有类型。其中:
— — 第一 区为点缺陷检测区,A1 区第四行多出一个直径为0. 1 mm
的黑点,第二行缺少一个直径 为0.1 mm 的黑点,B1 区第四行多出
一个直径为0 . 3 mm 的黑点,第二行缺少一个直径为
— — 第二区为线缺陷检测区:A2 区黑白正方形内分别多出一条宽度为0.05 mm
的白、黑线段,
B2 区黑白正方形内分别多出一条宽度为0.15 mm 的白、黑线段;
—— 第三区为套印偏差检测区:A 和 B
区内两正方形的左、下边缘不再与直线重合,A3 有0.1 mm
的位置偏差,B3 有0.3 mm 的位置偏差;
—C 区为色差检测区:C
区的18个色块为网点面积率为99%~82%、间隔为1%的青色块代替,
每个色块与标准检验模板图中对应位置实地色块构成一定的色差,以保证在不同印刷条件下
都可得到包含色差△E 为3.0左右的一组色块对。
0.05 mm线宽
|
0.15 |
|
||
|
图 A.2 缺陷检验模板图
GB/T 34386—2017
A.3
标准检验缺陷图的测量
对标准检验缺陷图的测量应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采用精度为0.01 mm 的读数显微镜分别对印制的标准检验缺陷图 A 区、B
区的点、线和位置
偏差进行测量。
——采用符合GB/T
19437要求的分光光度计对印制的标准检验模板图与标准检验缺陷图C 区对
应色块的色差进行测量。
GB/T 34386—2017
(规范性附录)
成像均匀性检验方法
按照操作说明校正相机,对反射系数不低于80%的均匀白色承印物样品(反射系数测定方法参照
GB/T19437, 用三刺激值的Y
值表示)进行图像采集,找出采集图像中同一行中不同部位像素的最小灰
度值与最大灰度值并按式(B. 1) 计算成像均匀性。
式中:
U— 成像均匀性;
I— 采集图像最小灰度值;
I₂— 采集图像最大灰度值。
style="width:1.89996in;height:0.65244in" />
… ………………………… (B.1)
注:为了消除白色承印物本身不均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建议对承印物的不同部位和不同方位进行不少于3次成
像,取3次计算的平均值。
GB/T 34386—2017
(规范性附录)
成像灰度范围及线性度检验方法
C.1 成像灰度范围
按照操作说明校正相机,对反射系数不低于90%的均匀白色承印物样品(反射系数测定方法参照
GB/T19437, 用三刺激值的Y 值表示)进行图像采集,采样灰度值记为 X。
对上述白色承印物印刷的黑色、且黑色反射系数不高于5%的样品进行图像采集,采样灰度值记
为 Z。
该系统成像灰度范围则为 X-Z。
C.2 成像线性度
按照操作说明校正相机,对使用上述白色承印物印刷的灰色且反射系数为50%±5%的样品(反射
系数测定方法参照GB/T19437, 用三刺激值的Y
值表示)进行图像采集,采样灰度值记为Y 。 将 C.1 中
测得的白色和黑色采样灰度值 X 、Z 带 入 式(C. 1),
计算出成像灰度理论中间值Ym, 按 照 式(C.2), 计 算
成像线性度偏差 D, 式中各变量的意义见图 C.1。
style="width:3.51325in;height:0.6534in" /> ………… ……………… (C.1)
style="width:2.93332in;height:0.63998in" /> ………… ……………… (C.2)
式 中 :
Ym—— 反射系数为50%灰色色卡成像理论灰度值中间值;
Z — 黑色样品实际成像灰度值;
R — 灰色样品反射系数;
R,—— 黑色样品反射系数;
X — 白色样品实际成像灰度值;
R 、— 白色样品反射系数;
D ——成像线性度偏差。
Y — 灰色样品实际成像灰度值。
GB/T 34386—2017
style="width:6.62672in;height:6.2733in" />
反射系数
图 C.1 成像线性度计算示意图
style="width:3.09994in" />GB/T 34386—2017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34386-2017 卷筒料印刷品质量检测系统. 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