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3264-2013 单张纸平版印刷机 四开及对开幅面.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开及对开幅面的单张纸平版印刷机(以下简称印刷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

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四开及对开幅面(长边尺寸≥640 mm~\<1092
mm)的单张纸单面印刷型式的印刷

机,也适用于带翻转可变双面印刷功能的印刷机。

本标准不适用于单张纸双面平版印刷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4879 防锈包装

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0335.1 涂布纸和纸板 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15467 印刷技术 单张纸印刷机 尺寸系列

HG/T 2694 阳图型 PS 版

JB/T 5434 单张纸平版印刷机测试印版

JB/T 6530 印刷机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QB/T 2693 彩色胶版印刷纸

QB/T 3517 单面胶印刷纸

QB/T 3598 胶印亮光油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输纸精密度 sheet feeding precision

印刷机输送承印纸张进入印刷装置前定位同批次样张的套印实际位置相互间的符合程度。

3.2

传纸精密度 sheet transfer precision

印刷机多色印刷承印纸张传接的同批次样张的套印实际位置相互间的符合程度。

GB/T 3264—2013

3.3

压印均匀性 impression uniformity

印刷机印刷时,纸张在最大印刷幅面内所受印刷压力的一致程度。

3.4

压印稳定性 impression stability

印刷机连续印刷时,不同纸张同一部位所受印刷压力的一致程度。

3.5

墨杠 streaks

印品上出现的与滚筒轴向平行的带状印痕。

3.6

最高印刷速度 max printing speed

印刷机在规定的试验条件(6.4.1)下,能够印刷表1中某种规格纸张的速度的最大值。

注:单位为张每小时(张/h)。

4 型式与基本参数

4.1 型式

4.1.1 按印刷速度划分:

a) 高速印刷机;

b) 中速印刷机。

4.1.2 按印刷色组划分:

a) 单色印刷机;

b) 多色印刷机,

4.2 基本参数

印刷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1 基本参数

尺寸系列代号

GB/T 15467

可承印纸张幅宽范围

(最大纸张尺寸范围)

mm

纸张种类

适应纸张

mm

最高印刷速度

张/h

高速印刷机

中速印刷机

≥P64~P102

≥640~<1092

(460×640~750×1060)

使用不低于GB/T 10335.1 或QB/T 2693、QB/T 3517 中规定的一等品胶版纸、

涂布纸

0.06~0.60

(45 g/m²~450 g/m²)

≥15000

≥9000~

15000

注:若产品的可承印最大纸张尺寸表中没列出,则产品的基本参数可按其接近的纸张规格进行规定。

4.3 型号与名称

印刷机的型号编制和名称宜符合JB/T 6530 的规定。

GB/T 3264—2013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印刷机应能完成对其规定纸张印刷的要求,即具有相应输纸、印刷和收纸的能力。

5.2 传动系统

机器传动系统应运转平稳,工作正常,所有零部件动作应协调、准确,无异常传动声响和机械自发性

移动,无卡阻现象。

5.3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应油路畅通,保证供油,油压装置密封可靠,无明显漏油现象。

5.4 轴承工作温升

印刷机的主要受力且高速运转轴承(如:“滚筒承重轴承”、"摆动器承重轴承")工作温升不应大于

35℃。

5.5 输纸故障

在印刷过程中出现输纸中断、卡纸、叼纸牙撕纸及乱张、双张等输纸故障率不应大于0.1%。当出现

输纸异常时,应能自动检测并发出信号,并能自动停机或自动排除。

5.6 纸张适应性

印刷机应能满足其可承印的最大、最小纸张尺寸和最厚、最薄纸张的印刷要求,保证从输纸、印刷到

收纸自动连续完成。

5.7 印刷精度

各项要求如下:

a) 输纸精密度不应大于0.022 mm;

b) 传纸精密度不应大于0.020 mm;

c) 压印均匀性不应高于10%;

d) 压印稳定性不应大于0.04;

e) 印刷网点增大值不应高于20%;

f) 印品重影量不应大于0.020 mm;

g) 印品应无明显墨杠。带状印痕与相邻区域的密度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0.01。

5.8 叨纸牙排咬合力

叼纸牙排应有足够的咬合力,满足额定规格纸张的印刷要求。

5.9 主要机构精度

印刷机主要机构精度参见附录C 中表C.1。

5.10 整机噪声

印刷机整机噪声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T 3264—2013

2 印刷机整机噪声限值

印刷速度

张/h

噪声限值/dB(A),≤

一色

二色

四色

五色

六色以上

≥13000

85

86

87

87

88

<13000

84

85

85

5.11 外观

5.11.1 外露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锈蚀等缺陷。

5.11.2 外露非加工表面不应有凸瘤、凹陷、气孔等缺陷。

5.11.3
镀层及涂漆层应牢固,表面色泽应均匀一致、光滑、平整,不应出现有损美观的缺陷。

5.11.4
外露件镀层应细致、均匀,应具有技术要求规定的光泽度,无剥落、起泡、针孔、麻点及局部无镀
层等缺陷。

5.11.5
外露焊缝应牢固,呈光滑均匀的鳞片状波纹表面。连续焊缝不准许出现间断、咬边、焊瘤、孤
坑、烧穿、表面气孔和裂纹等缺陷。

5.11.6 金属手轮和手柄等操作件应有防锈保护层。

5.11.7
安全防护罩各面应平整、均匀,各棱边应规则,不应凸起、凹陷和翘曲。

5.11.8 门盖的周边与相关的结合面的缝隙应均匀,且开闭灵活。

5.11.9
外露液压、气动等管道布置应规整有序、固定牢靠,管道不应扭曲、折叠。

5.11.10 标牌应平整、光洁,配置合理、牢靠,不应铆裂、偏斜、卷边。

5.11.11 主机与配套件的配置应合理、协调,颜色搭配应和谐、均衡统一。

5.12 安全

5.12.1 基本防护

5.12.1.1
机器外壳或人体可能触及到的边角都应是圆角或钝角。

5.12.1.2
滚辊内旋卷入部位应有安全防护装置,防护装置与旋转部件之间的间隙应≤6 mm,
并横贯其 整个工作宽度。安全杠与机器的相关部件之间的间隙应≤6 mm
(见图1)。滚筒切线方向和防护装置
间的表面夹角推荐为90°,最小角度不应小于60(见图2)。

5.12.1.3
匀墨系统、传纸系统和传动系统应有防护装置。根据实际操作需要可做成不经常拆卸的固定
式防护装置或经常开启的活动式防护装置:

——不经常拆卸的固定式防护装置(如:在收纸部位传纸经过的地方和传动部位)应牢固可靠。

——经常开启的活动式防护装置应联锁灵敏,并与机器驱动部分联锁或有明显安全提示标识,保证

在防护装置开启状态下,机器保持静止或只能进行点动;

—— 点动运转速度≤1 m/min, 或点运动距离≤25 mm;

— 若机器功能需要,而又不显著增加危险时,允许运转速度≤5 m/min,
或运动距离≤75 mm

(如:墨辊、水辊和印刷滚筒部位)。

GB/T 3264—2013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3.41995in;height:3.12664in" />

1 内旋卷入部位的防护

style="width:4.32667in;height:3.19352in" />

说明:

1——切线;

首选方案。

b 可接受方案。

2 安全杠与滚筒的夹角

5.12.1.4
输纸机部位吸嘴的驱动轴应通过可靠的防护套进行防护。

5.12.1.5
用手柄驱动机器时,手柄的驱动位置应有与机器驱动部分联锁的装置,手动时机动无效。

5.12.2 纸堆台升降装置

5.12.2.1 纸堆台板的升降应平稳,不应晃动。

5.12.2.2
纸堆台的最终位置,应采用机械方法加以限制。

5.12.2.3 当纸堆台板降到120 mm
以下时,只能用止-动操作装置操作。

5.12.2.4
纸堆台的升降运动,应选择下列措施之一来防护纸堆台板暴露的边缘:

—— 托纸板上安装有复原力无开关的悬伸防护罩,其前缘至少应超出危险边缘250
mm (见图3);

— — 托纸板边缘前安装电敏防护装置;

— — 机架和纸堆台板收纸部位之间垂直投影突出部分的水平距离应≥300 mm,
且机架凸出部分不 得高于机座或通道地面以上1.5 m。 伸入到安全距离(300
mm) 以内的纸堆台的支臂至少应

在地面120 mm 以上(见图4);

— — 触发装置;

— 距危险部位至少850 mm
且操作人员可观测到的危险部位处的输纸装置上的止-动控制。

GB/T 3264—2013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9.03329in;height:3.05338in" />

说明:

1— 托纸板;

2 —— 悬伸防护罩;

3——脚。

3 悬伸防护罩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4.33988in;height:4.21344in" />

4 纸堆台升降装置用的各种安全距离

5.12.2.5
纸堆升降链条的允许载荷应至少是所允许的静负载的三倍。

5.12.3 通道平台与踏板

5.12.3.1 通道平台的有效宽度应≥500 mm 。
当通道平台最大高度>500 mm 时,应用栏杆防护。

5.12.3.2
踏板的尺寸在整个印刷机系统中应尽量保持一致。用于上下或短时间站立的不常使用的踏
板尺寸最小应达到200 mm×200 mm,踏板强度在200 mm×200 mm
面积内,应能承受1500 N (个人 通过)的承载力

5.12.3.3
单个踏板可以是永久性的平台或通道。适用的尺寸如下:

a) 正常踏板高度 ≤300 mm;

b) 最大踏板高度 ≤500 mm;

c) 踏板最小宽度(单脚) ≥200 mm;

d) 踏板最小宽度(双脚) ≥300 mm;

e) 踏板最小进深 ≥300 mm。

5.12.3.4 多级踏板:

GB/T 3264—2013

a) 踏板最大高度 ≤1200 mm;

b) 中间各踏板最大高度 ≤300 mm;

c) 踏板最小进深 ≥200 mm;

d) 不带栏杆踏板最大高度 ≤1200 mm。

5.12.3.5
机器上应装有与踏板相适应的扶手。扶手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见图5):

a) 扶手的最小间隙

b) 扶手的最小长度

c) 扶手的最小直径

d) 扶手的最大直径

说明:

1 ——扶手的直径。

≥40 mm;

≥110 mm;

≥20 mm;

≤50 mm。

单位为毫米

style="width:4.87324in;height:5.13326in" />

5 进出平台常用的扶手

5.13 电气

5.13.1
电气系统应布线整齐,排列有序、接头牢固;各种标记应齐全、清晰和正确。

5.13.2 电气系统工作应正常、灵敏、可靠。

5.13.3 机器启动前声响报警装置应能发出使人听到的声响信号,并延时响应3 s 后方可启动。

5.13.4 机器上应安装有红色故障显示灯。

5.13.5
正点动与反点动按钮应有明显区别,按急停按钮后,机器运转的动力全部中断,印刷滚筒的惯
性旋转应小于2/3圈,急停按钮松开后机器仍应停在静止状态。

5.13.6 多处操作的印刷机,操作控制应有联锁装置。

5.13.7 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都应按GB 5226. 1—2008
中8.2.1的要求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保护 联结电路的连续性应按GB 5226.1—2008 中8.2.3的规定。

5.13.8 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间施加500
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 MΩ。

5.13.9 在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施加1000 V 的电压、时间近似1
s,不应出现击穿放电 现象。

5.14 使用说明书和产品合格证

5.14.1 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GB/T 9969 的规定。

GB/T

5.14.2

3264—2013

产品合格证的编写应符合 GB/T

14436 的规定。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通则

6.1.1
在印刷机机组安装和调整完成之后进行试验。保证试验时机组外设装置及相关辅助装置整体
联机不得在解体条件下进行试验。

6.1.2
在试验中,印刷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经调整后重新开始进行试验。对已有试验结
果且不受到此调整影响的项目,可不重复试验。

6.2 空运转试验

6.2.1
在离水、离墨、不输纸状态下,以80%的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连续运转不应少于3
h; 再以印刷机 最高印刷速度连续运转不应少于30 min。

6.2.2
目视检查印刷机传动系统运转的平稳性与工作稳定性,应符合5.2的规定。

6.2.3 目视检查整机润滑系统及油压装置,应符合5.3的规定。

6.2.4
空运转试验后,即刻用温度计测量轴承温度并计算其工作温升,应符合5.4的规定。

6.3 输纸试验

6.3.1 最高印刷速度输纸试验

6.3.1.1 印刷机在合压但不印刷的状态下,用128 g/m² ~
158g/m² 的具有印刷机可承印最大纸张尺寸

的纸张,以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进行连续输纸不应少于3000张。

6.3.1.2
目视检查印刷机输纸平稳性、准确性与自动停机功能等工作状态,按公式(1)计算出输纸故障

率,检验结果应符合5.5的规定。

式 中 :

B 输纸总故障率,%;

n 。—— 故障纸张数,单位为张;

N— 输纸总张数,单位为张。

注:除纸张因素外, 一次故障按1张纸计算。

style="width:1.89335in;height:0.5533in" />

…………………………

(1)

6.3.2 纸张适应性试验

6.3.2.1
印刷机在合压但不印刷的状态下,按表1规定的可承印的最大最薄纸张尺寸及最小最厚纸张
尺寸,以不低于3500张/h 的印刷速度连续输纸不少于250张。

6.3.2.2
目视检查印刷机全程输纸机械动作对纸张输送的平稳性与连续性,应符合5.6的规定。

6.4 印刷试验

6.4.1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如下:

a) 温度、湿度:环境温度18℃~28℃,相对湿度50%~60%。

b) 试验用纸:使用128 g/m² ~ 158g/m²
可承印最大纸张尺寸80%的胶版纸或涂布纸,纸张在印
刷试验车间内预放置至少2天。

GB/T 3264—2013

c) 试验用版:使用符合 HG/T
2694 规定的版材。

d) 测试版制作:使用50%方形网点平网,网线数应不低于70线/cm(175
线/in)。 宜 按 JB/T 5434
测试版图及相关位置测控标制作测试印版。印刷精度试验与其他项目的测试印版
可分开制作。

e) 试验用油墨:使用符合 QB/T3598
规定的原色油墨。多色机墨色使用顺序一般为:黑、青、品
红、黄。单色机用品红或青色油墨。

6.4.2 印刷精度试验

6.4.2.1 输纸精密度

试验步骤如下:

a)
以85%的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对第一色组进行第一次印刷,然后将印版的横向和纵向各错动
0.15 mm~1mm,其他条件不变,将第一次印刷后的样张进行第二次印刷。

b) 从稳定的转速区域内完成印刷的样张中,连续取样50 张。

c) 按附录 A
套印测试版图,检测印刷机前规、侧规定位输纸精密度。用分度值为0.01 mm 的
读 数显微镜,分别测量50样张a, '与 a; 、b,'与b;、c;'与 c;、( 或 d,
'与d,) 套印线同侧边距离 m, 按

公式(2)计算出的测量平均值0m, 并代入公式(3)计算输纸精密度。样张中的om
的异常值

可运用附录 B 的原则予以剔除。

style="width:1.85999in;height:0.70664in" /> (2)

style="width:3.22675in;height:0.75328in" /> (3)

式中:

style="width:0.39333in;height:0.2266in" />
套印线同侧边距离的测量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

——套印线同侧边距离,单位为毫米(mm);

——输纸精密度,单位为毫米(mm);

k — 套印线位置(k=a,b,c);

i — 样张顺序(i=1,2,3, …,50);

n ——色组序(n =1,2,3, … …)。

d) 计算最终结果,应符合5.7a) 的规定。

6.4.2.2 传纸精密度 试验步骤如下:

a) 以85%的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进行一次输纸多色套印印刷。

b) 从稳定的转速区域内完成印刷的样张中,连续取样50张。

c) 按附录 A
套印测试版图,检测多机组传纸精密度。被测量样张顺序i(i=1,2,3,…,50),
用分 度值为0.01 mm
的读数显微镜,分别测量50样张的各色组相对第一色基本套印线中 a, '与

an、b,'与 b, 、c,'与c, 共三处同侧边距离 (n>1),
按公式(2)计算测量平均值0m, 并代入公

式(3)计算传纸精密度m 。 样张中的;的异常值可运用附录B 的原则予以剔除。

d) 计算最终结果,应符合5.7b) 的规定。

6.4.3 压印均匀性与稳定性试验

6.4.3.1 按 JB/T 5434
规定的版式、50%的网线、50%的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分别进行各压印机组网线

印刷。

GB/T 3264—2013

6.4.3.2
从印刷样张中每隔五张取一张共取样20张,用密度计分别测量每张代表各色组的实地色块密
度值D,m, 按公式(4)计算每张同一色组密度值的测量平均值 D
,并代入公式(5)计算得到压印均匀

性μm:

style="width:1.98665in;height:0.75328in" /> (4)

style="width:3.82666in;height:0.83336in" /> (5)

式中:

D— 每张同一色组实地色块密度值的测量平均值;

D— 同一样张上j 点实地色块密度值;

j — 检验条(实地色块)顺序(j=1,2,3, …,12);

n — 色组序(n=1,2,3, … …);

i —— 样张顺序(i=1,2,3, …,20);

——压印均匀性,%。

6.4.3.3
测量样张中同一点位置各样张的实地色块密度值按公式(6)计算各样张同一位置测量实地色

块密度平均值 D, 并代入公式(7)计算得到压印稳定性R:

style="width:1.99341in;height:0.70664in" />

style="width:3.50664in;height:0.74668in" />

…………………………

…………………………

(6)

(7)

式中:

Dm—20 个样张中同一j 点位置实地色块密度值平均值;

Dm 20 个样张中同一j 点位置i 样张的实地色块密度值;

R,m— 压印稳定性。

公式(5)、公式(7)的计算结果,应符合5.7c) 和5.7d) 的规定。

6.4.4 网点增大值

用128 g/m²~158g/m²
的涂布纸印刷,印样的实地密度应满足:黑色1.20±0.05、青/品红1.00士
0.05、黄色0.70±0.05。从6.4.3印刷样张中抽取20张,用密度计分别测量均布于版面12个点的网点

增大值△F;(j=1,2, …,12)。

以样张计,取版面△F,
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为印刷机的印刷网点增大值,结果应符合5.7e) 的

规定。

6.4.5 重影

从6.4.3印刷样张中抽取20张,用分度值为0.01 mm
的读数显微镜,对样张上重影测量块、各色套

准线进行观察。

测量样张上前规位置套线的印迹重影量(套准线印迹宽度较印版上晒制线宽度的增加值),结果应

符合5.7f) 的规定。

6.4.6 墨杠

用青色原色油墨、满版实地密度在1.0以上,以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的50%分别进行各色组实地印

GB/T 3264—2013

刷。每色组取样张数不少于印刷机收纸牙排数量的2倍。

目视观察、检查样张版面,判定是否存在明显墨杠。用密度计分别测量带状印痕和其相邻区域的密

度值,二者差的绝对值应符合5.7g)的规定。

6.5 叨纸牙排咬合力试验

以50%的印刷机最高印刷速度对各压印组分别进行满版实地印刷,实地密度值大于1.0以上,检查

叼纸牙排的咬合力,应符合5.8的规定。

6.6 噪声测量

开动所有噪声源,在最高印刷速度下空运转,用普通声级计测量印刷机的 A
声压级噪声,测量点水 平位置(见图6),噪声测量点距地面高度为1.5 m,
距印刷机四周外轮廓线1 m 处,测量点之间的距离为 2m
左右,图示测量点为参考点,可根据测量轨迹长短增加或减少测量点,其中第 i
点为巡回测量最大

噪声点,各点噪声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印刷机的噪声值,其计算结果应符合5.10的规定。

单位为米

style="width:6.03326in;height:3.67334in" />

说明:

噪声测量点;

b— 巡回测量最大噪声点i;

c——测量点轨迹线;

d——机器外轮廓线。

6 噪声测量点位置图

6.7 外观质量检验

目视检查印刷机的外观质量,应符合5.11的规定。

6.8 安全检验

6.8.1 基本防护检验

6.8.1.1
目测检查机器外壳人可触及的位置,应符合5.12.1.1的规定。

6.8.1.2
检查对滚辊内旋卷入部位的安全防护装置,测量安全杠与机器的相关部件之间的间隙,应符合

5.12.1.2 的规定。

6.8.1.3
检查固定式防护装置的牢固性、检查活动式防护装置联锁状态,开启防护装置,检测滚筒的点
动运转速度和点运动距离等,应符合5.12.1.3的规定。

6.8.1.4
目视检查输纸部位吸嘴的驱动轴防护,应符合5.12.1.4的规定。

GB/T 3264—2013

6.8.1.5 检查手柄驱动机器,应符合5.12.1.5的规定。

6.8.2 纸堆台升降装置

6.8.2.1
检查纸堆台的升降控制,应符合5.12.2.1~5.12.2.3的规定。

6.8.2.2
用钢卷尺检查纸堆台的安全距离,应符合5.12.2.4的规定。

6.8.2.3
检查纸堆台升降链条负载证明材料,纸堆台的负载能力,采用在纸堆台上放置相应重量的纸或
替代物的方法,对纸堆台分别进行静态负载检验和动态负载检验,应符合5.12.2.5的规定。

6.8.3 通道平台与踏板

6.8.3.1
用钢卷尺检查通道平台,目测检查通道平台护栏,应符合5.12.3.1的规定。

6.8.3.2
用钢卷尺检查踏板尺寸,检查踏板强度(设计资料)应符合5.12.3.2的规定。

6.8.3.3
用钢卷尺检查单个踏板、多级踏板尺寸,应符合5.12.3.3~5.12.3.4的规定。

6.8.3.4
用钢卷尺及卡尺检查与踏板相适应的扶手,应符合5.12.3.5的规定。

6.9 电气检验

6.9.1 切断电源,目视检查电气系统布线、各种标记等情况。

6.9.2
先用一个适当速度,反复进行启动、停止(包括制动、正反点动)动作,再进行速度变换操作:

a) 检查电气系统工作应正常、灵敏、可靠;

b) 检查机器启动的声响报警装置;

c) 检查印刷机故障显示灯安装;

d) 正、反点动按钮及急停按钮;

e) 同时按动多处操作按钮时,应符合5.13.6的规定。

6.9.3 按 GB 5226.1—2008 中18 .2
.2的试验方法,检查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

6.9.4 按 GB5226.1—2008 中18 . 3的试验方法,检查绝缘电阻。

6.9.5 按 GB 5226.1—2008 中18 .4的试验方法,进行耐压试验。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每台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1.2
每台产品应按5.2~5.4、5.7a)、5.7b)、5.7f)、5.7g)、5.8、5.9、5.11、5.12.1.1~5.12.1.5、5.12.2.1~

5.12.2.5及5.13的要求进行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该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7.1.3
每批产品抽一台应按5.10的规定进行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应再抽两台进行检验;再不合格,
则应对该批产品逐台进行检验。

7.2 型式检验

7.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首台、首批中抽一台或生产批中抽一台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和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时;

b) 正式生产后,如材料、工艺、结构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一年以上又恢复生产时;

d) 连续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发生较大差异时。

7.2.2 型式检验应按本标准规定的全部内容进行。

GB/T 3264—2013

7.3 用户验收

凡合同中未指明验收条款的产品按7.1的规定进行验收。

8 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8.1 标志

8.1.1 每台产品应在明显部位固定标牌,标牌的制作应符合GB/T 13306
的规定,内容至少应包括:

a) 制造厂名称、产品原产地

b) 产品型号、名称;

c) 出厂编号;

d) 出厂日期。

8.1.2 对易造成人体伤害的位置应设置符合GB 2894
的安全标志。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当心机械 伤人、当心烫伤等标志。

8.1.3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 的规定。

8.1.4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 6388 的规定。

8.2 包装

8.2.1 产品包装应符合GB/T 13384 的规定。

8.2.2
装箱前机件、工具备件、附件的外露加工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应符合GB/T4879
的规定。

8.2.3 每台产品出厂时应附有下列随机文件:

a) 产品合格证;

b) 使用说明书;

c) 装箱单(含总装箱单和分装箱单)。

8.3 运输

产品在运输起吊时,应按包装箱外壁箱面的标志稳起轻放,防止碰撞。

8.4 贮存

8.4.1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室外贮存时应有防雨措施。

8.4.2
贮存期超过一年应在出厂前进行开箱检验,若包装损坏影响产品出厂时应更换包装。

GB/T 3264—2013

A

(资料性附录)

多色机套印测试版示意图

A.1 套印测试版

见图 A.1 所示。其中前规位置套印十字线中心距叼口纸边距离不应大于50 mm。

style="width:11.90006in;height:8.66008in" />2

2 style="width:0.41992in;height:0.14674in" /> 2 \| n

2

n

70线/cm(175 线/in)50% 方点

单色或多色网点区

70线/cm(175 线/in)50% 方点

单色或多色网点区

套印

十字线

R

线 4

线 3

线

2 2

多色套印 十字线

70线/cm(175 线/in)50% 方点

单色或多色网点区

2 2 n 2 2

右前规线b₁

实地、重影测量块

侧规线c₁

左前规线a

A.1

A.2 套印线

套印测试区的套印线应光滑平直,各色以不同颜色的"十"字套印线均与第一色组进行套印印刷。

各色组套印线长度为10 mm、 宽为0.1 mm (见图 A.2)。

GB/T 3264—2013

style="width:3.26655in;height:2.28668in" />

说明:

1——第一色组为黑色;

2——第二色组为青色;

3——第三色组为品红色;

4——第四色组为黄色。

A.2 多色机套印线示意图

A.3 输纸、传纸精密度测量

输纸、传纸精密度,测量套印线同侧边距离x、y。

style="width:3.36662in;height:2.98012in" />

A.3 输纸、传纸精密度测量位置

GB/T 3264—2013

B

(规范性附录)

数据处理方法

B.1

选用标准偏差(a) 处理数据时,对超出一定概率的值允许剔除。

B.2 剔除方法

当数据中出现的最大值大于X+3σ、 最小值小于X-3a
时,均给予剔除。剔除后重新计算标准偏

差,直至不能剔除时为止。平均值按各种指标给出的代号代入。

GB/T 3264—2013

C

(资料性附录)

主要机构精度及检测

C.1 主要机构精度

印刷机主要机构精度要求可参照表 C.1 进行。

C.1 印刷机主要机构精度

序号

项目内容

精度要求

mm

1

径向圆跳动

墨斗辊工作面

≤0.015

2

串水辊工作面

≤0.030

3

印刷滚筒

≤0.015

4

平行度

全长内相邻两印刷滚筒的平行度

≤0.015

5

轴向窜动

印刷滚筒

≤0.020

6

递纸滚筒(轴)

≤0.020

C.2 主要机构精度检测

可参照表C.2
中指出的检验方法及测量仪器对主要机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与表C.1 相匹配。

C.2 主要机构精度检验方法

序号

试验项目

检验方法

测量仪器

1

径向圆跳动

墨斗辊工作面

在缓慢旋转中,分别检查辊/滚筒两端距离

150 mm处和中间点,取测量最大读数

千分表

2

串水辊工作面

3

印刷滚筒

4

平行度

全长内相邻两印刷

滚筒

1) 在距滚筒两端面150 mm处和中间点 处,用专用量规测量或保险丝进行判断

2) 用千分表分别在滚筒两端点和中间点 三处,在移动距离内读取最大数

1) 专用量规、保 险丝

2) 千分表

5

轴向窜动

印刷滚筒

测量垂直于轴中心线的平面轴向窜动量

千分表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3264-2013 单张纸平版印刷机 四开及对开幅面.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T-CAMDI 098—2023 呼吸道器械配件 气管插管、喉罩用指示球囊组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