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学习GB-T 21678-2018 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标准规定了渔业污染事故的渔业生物损失量评估方法、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评估及其他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渔业水域受外源污染导致天然渔业资源、渔业养殖生物和渔业生产经济损失的评估。
由其他原因造成渔业损害的经济损失计算可参照使用。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
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渔业污染事故 fishery pollution accident
单位或个人将某种物质和能量引入渔业水域,以及因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
因使渔业环境受到污染,损害渔业水域使用功能,导致渔业生物死亡、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影响渔业生
物繁殖、生长与渔业生产等事实。
3.2
污染面积 polluted area
由于污染造成渔业水域某种环境因子指标超过 GB 3097、GB 3838、GB
11607、GB 18421、
GB18668、NY/T 5361 的规定或造成渔业损害事实的水域面积。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渔业水域渔业资源损失量的评估(不包括4.3的评估范围),并且:
——拥有事故发生前近5年内同期2年,渔业资源调查历史资料;
—拥有事故发生后渔业资源现场调查资料。
GB/T 21678—2018
4.1.2.1 资源损失率
资源损失率按式(1)计算:
style="width:3.43993in;height:0.80674in" />
…………………………
(1)
式中:
R; 第 i 种渔业资源损失率,%;
D,— 近5年内同期2年,第 i
种渔业资源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尾每平方千米
(kg/km² 、 尾 /km²), 资源密度计算方法按照附录A 计 算 ;
D。 — 污染后第 i
种资源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尾每平方千米(kg/km²、 尾/km²);
E,—- 第 i 种渔业资源回避逃逸率,%,不同生物的回避逃逸率参见附录 B。
4.1.2.2 渔业资源损失量
渔业资源损失量按式(2)计算:
style="width:2.58011in;height:0.66682in" />
…………………………
(2)
式中:
Y₁— 渔业资源损失量,单位为千克、尾(kg、尾);
D;—— 近5年内同期2年,第 i
种渔业资源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尾每平方千米
(kg/km² 、 尾 /km²);
R,— 第 i 种渔业资源损失率,%;
A。 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渔业水域渔业资源损失量的评估。并且:
— — 无污染事故发生前近5年内同期2年的渔业资源调查历史资料;
—
拥有事故发生中或发生后30天内,污染区和非污染区渔业资源现场调查资料,非污染区为与
污染区临近的区域。
渔业资源损失量按式(3)计算:
style="width:4.42673in;height:0.70004in" /> (3)
式中:
Y 渔业资源损失量,单位为千克、尾(kg 、尾);
D —— 对照区第 i
种渔业资源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尾每平方千米(kg/km²、
尾/km²), 资源密度计算方法见附录 A;
D 。— 污 染 区 第 i
种渔业资源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尾平方千米(kg/km²、
尾/km²), 资源密度计算方法见附录 A;
A,—— 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GB/T 21678—2018
E,— 第 i
种渔业资源回避逃逸率,%,不同生物的回避逃逸率参见附录 B。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域底栖生物、底播增养殖渔业生物,无法或不适宜对其进行拖网采样,但可进
行定点采样的损失量的评估。
4.3.2.1 渔业生物损失率
渔业生物损失率按式(4)计算:
style="width:2.07995in;height:0.63998in" /> ………………………… (4)
式中:
R. 生物损失率,%;
N₁— 采集到的损失生物数量,单位为只;
N,— 采集到的总生物数量(包括死亡和存活个体),单位为只。
4.3.2.2 渔业生物损失量
渔业生物损失量按式(5)计算:
style="width:4.59335in;height:0.6666in" /> (5)
式中:
Yi —— 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
D. 第 i 种渔业生物平均栖息密度,单位为只每平方米(只/m²);
A 。 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S, —- 第 i 种渔业生物商品规格,单位为千克每只(kg/ 只);
R, —— 第 i 种渔业生物损失率,%;
R 。— 第 i 种渔业生物自然死亡率,%。
本方法适用于增养殖水域渔业生物损失量的评估,并且:
—— 能提供确切的投苗数量;
—— 现场调查能获得损失率数据。
渔业生物损失量按式(6)计算:
style="width:4.65329in;height:0.6468in" /> (6)
式中:
Y — 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
S;-- 第 i 种渔业生物的商品规格,单位为千克每个、尾、只(kg/
个、尾、只);
GB/T 21678—2018
D 、- 第 i
种渔业生物放养密度,单位为尾、只、个每平方千米(个、尾、只/km²);
R,- 渔业生物损失率,%;
A 。— 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R 。- 第 i 种渔业生物自然死亡率,%。
本方法适用于增养殖水域渔业生物损失量的评估,现场调查能获取单位水体的生物量和损失率。
渔业生物损失量按式(7)计算:
style="width:4.55999in;height:0.6732in" /> (7)
式中:
Yi - 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
S;- 第 i 种生物商品规格,单位为千克每尾、只、个(kg/ 尾 、kg/ 只 、kg/
个);
Bu— 单位面积第 i
种生物数量,单位为尾、只、个每平方千米(尾、只、个/km²);
R,—— 第 i 种生物损失率,%;
R 。— 第 i 种渔业生物自然死亡率,%;
A 。—— 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本方法是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评估外源污染物对渔业生物造成的危害。适用于污染物不是单一物
质,或为渔业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没有列出的物质,或污染物不明确但造
成生物大量急性死亡的事故,主要用于受外源污染造成生物损失的评估。
按以下步骤进行评估:
—
选派2~3名具有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资格,熟悉生态模拟试验工作程序的专家;
—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受控模拟实验方案,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和至少3个平行组,受试生物的选
择和数量、实验系列组的设置应按实验设计要求,并达到数理统计要求;
— 将受试生物暴露于实验液中,观察不同实验组中受试生物的反应;
——根据实验结果,确定"物质— 受试生物"的毒性效应,并计算出损失率;
— 根据实验结果和生产中生物放养密度,按式(8)计算生物损失量:
style="width:4.53324in;height:0.68662in" />
…………………………
(8)
式中:
Y 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
B. 单位水体第 i 种生物数量,单位为个每平方千米、个每立方千米(个/km²
、个/km³);
R,-— 第 i 种渔业生物损失率,%;
S,—— 第 i 种渔业生物商品规格,单位为千克每个(kg/ 个);
GB/T 21678—2018
V。
污染水体,单位为平方米、立方米(m² 、m³);
R、— 第 i 种渔业生物自然死亡率,%。
适用于增养殖水域渔业生物损失量的评估。并且:
— 由于环境条件所限,无法获得放苗数量等资料;
——现场调查无法进行单位面积生物数量的定量调查;
——现场调研、调查无法获得污染后评估生物生产情况资料。
渔业生物损失量按式(9)计算:
style="width:3.31328in;height:0.6732in" /> (9)
式中:
Y₁— 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kg);
Yu— 第 i
种渔业生物平均单位产量,为事故前3年平均值,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²);
A。——污染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km²);
R. 第 i 种渔业生物损失率,按式(4)计算,%;
E;— 第 i 种渔业生物开发率,%。
适用于天然渔业水域鱼卵、仔稚鱼的损失评估,苗种场中鱼卵、仔稚鱼的损失可以参照本方法。
鱼卵、仔稚鱼损失量按式(10)计算:
Y,=D ·V 。 ·T ·R ……… ………… (10)
式中:
Y,— 鱼卵、仔稚鱼损失量,粒(尾);
D—
污染前(与污染后同区、同期)鱼卵、仔稚鱼平均单位水体数量,单位为粒(尾)每平方米,粒
(尾)每立方米[粒(尾)/km², 粒(尾)/m³];
V。—— 污染水体,单位为平方千米,立方米(km² 、m³);
T
——损害事故的持续周期数(鱼卵以10天为1个计算周期,仔稚鱼以30天为1个计算周期),
单位为个(个);
R — 鱼卵仔稚鱼损失率,%。
注:当条件不能满足式(10)时,可参照4.2计算鱼卵仔稚鱼的损失。
当渔业水域环境比较复杂,难以进行现场定量调查,又无法获取满足"4.1~4.8"评估方法所需资
GB/T 21678—2018
料,可由有经验的专家组成评估组对渔业损失进行评估。
评估程序如下:
—
选择3~5名具有相关鉴定相关资质,了解本地区环境质量状况和渔业资源状况的专家,组成
评估专家组;
— — 评估专家组制定详细的调查工作方案;
— —
现场调查、取证,广泛收集近年本区域的生产统计数据、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等资料。如果本区
域参数不全,可以选用邻近地区相同生态类型区的参数;
— 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筛选、统计、分析、整理;
确定具体评估方案:
— — 评估确定渔业生物损失量;
— — 编写评估报告,并由评估专家亲笔签名。
相关参数确定如下:
a)
回避逃逸率,表征渔业生物对污染物的回避能力,由评估机构根据生物种类,事发时段、区域等
具体情况确定;
b)
放养密度,由受损单位或个人出具证明放苗量的票据或记录,并由评估机构认可真实有效,或
采用当地的平均放养密度,或由评估机构根据生物种类、养殖模式和养殖技术等因素综合分析
确定 ;
c)
商品规格,在损失的渔业生物中,未达到商品规格的,按平均商品规格计算,商品规格由评估机
构根据生物种类和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确定;
d)
平均单位产量,指评价区域评估生物前3年的单位面积平均产量,由当地渔业主管部门提供,
或由受损单位或个人提供,由评估机构确认真实有效;
e)
自然死亡率,评估中将未达到商品规格的渔业生物换算为商品规格时,应考虑渔业生物的自然
死亡率,指在正常情况下,生物从苗种或半成品生长至商品规格的死亡率,由评估机构根据生
物种类、养殖技术和当地养殖的平均状况确定;
f) 渔业生物开发率,指渔业生物的利用程度,增养殖水域按60%~80%计算;
g) 损害事故的持续周期数(T) 为整数,只要小数点后有数字的均进位为整数;
h) 资源密度计算方法见附录 A。
直接经济损失按式(11)计算:
式 中 :
style="width:3.02662in;height:0.6534in" />
…………………………
(11)
L 。—— 渔业资源损失金额,单位为元;
Y- 第 i 种渔业资源、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千克、尾、个(kg 、尾、个);
GB/T 21678—2018
P- 第 i
种渔业生物当地的平均价格,单位为元每千克、元每尾、元每个(元/kg、元/尾、元/
个);
F;— 第 i 种渔业生物的后期投资,单位为元。
5.1.2 污染导致价格下降经济损失计算
因污染造成污染区的水产品价格下降的经济损失按式(12)计算:
style="width:3.01325in;height:0.68662in" /> (12)
式中:
L 。— 渔业资源损失金额,单位为元;
Y 第 i 种渔业资源、渔业生物现存量,单位为千克、尾、个(kg、尾、个)
P 第 i
种渔业生物当地的平均价格,单位为元每千克、元每尾、元每个(元/kg、元/尾、元/
个);
P,—— 受污染后第 i
种渔业生物的价格,单位为元每千克、元每尾、元每个(元/kg、元/尾、元/
个)。
鱼卵、仔稚鱼的经济损失按式(13)进行计算:
Lz=Y, ·Pa ·Kh ………………………… (13)
式中:
L,- 鱼卵仔稚鱼损失金额,单位为元;
Y,— 鱼卵、仔稚鱼损失量,单位为粒、尾;
Pa— 当地鱼类苗种的平均价格,单位为元每尾(元/尾);
K。—
由鱼卵、仔稚鱼换算为商品苗种规格的比例,%鱼卵生长到商品苗种规格按1%成活率计
算,仔稚鱼生长到商品苗种规格按5%成活率计算。
5.3.1.1
天然渔业资源损失恢复费用的估算包括增殖恢复法和推算法2种方法,在应用中可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适用的计算方法。
5.3.1.2
天然渔业资源污染损害的恢复费用为可直接增殖放流的资源恢复费用、替代增殖法的资源恢
复费用和其他种类的资源恢复费用等3个部分的总和。
5.3.2.1 可直接增殖放流方式补充恢复资源的种类
直接增殖放流的渔业资源种类,其恢复费用按式(14)进行计算:
style="width:3.45992in;height:0.68002in" />m (14)
式中:
L 。—— 直接增殖放流生物的恢复费用,单位为元;
Y;- 第 i 种渔业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尾;
k;—— 第 i 种直接增殖放流生物在评估海域的成活率,%;
GB/T 21678—2018
P—— 第 i 种生物苗种单位价格,单位为元每尾(元/尾);
Lm-- 第 i 种增殖放流生物苗种运输、人工放流等费用,单位为元。
5.3.2.2 替代增殖法估算资源恢复费用的种类
替代种类的增殖放流资源恢复,其恢复费用按式(15)进行计算:
style="width:4.15329in;height:0.68662in" /> (15)
式 中 :
L,—— 替代种类的增殖放流资源恢复费用,单位为元;
Y;— 第 i 种生物损失量,单位为尾;
k;— 第 i 种替代种类的增殖放流生物在评估海域的成活率,%;
J,— 第 i 种损失生物的替代系数(为替代种类单价与被替代种类单价之比);
P- 第 i 种生物苗种单位价格,单位为元每尾(元/尾);
Lm- 第 i 种增殖放流生物苗种运输、人工放流等费用,单位为元。
5.3.2.3 其他种类评估法
其他受损渔业资源种类的恢复费用参照5 .3 .2 .
1中直接增殖放流生物的资源恢复费用与直接损失
之比,推算不可替代种类的资源恢复费用为直接损失额的倍数。
由于渔业水域环境污染、破坏造成天然渔业资源损害,在计算经济损失时,应考虑天然渔业资源的
恢复费用,天然渔业资源的恢复费用为直接损失额的3倍以上。
a)
渔业生物价格,按照当地价格认证部门或市场管理部门提供的主要市场当时的渔业生物平均
零售价格计算。
b)
后期费用,评估的渔业生物未达到商品规格时,在计算经济损失时应扣除后期费用。后期费用
为污染事故发生时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半成品渔业生物生长至商品规格,所需投入的包括饵料
费、人员工资费、管理费、起捕费、用船看护费等。后期费用可由受损单位或个人提供,并由评
估机构确认真实有效;或由评估机构调研取得并由当地渔业主管部门确认。
c)
增殖放流生物在评估海域的成活率,由评估机构根据生物种类、规格和当地环境状况等综合情
况确定。
5.4.2
原良种场、保护区的原种生物和保护对象的价格,应按渔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原种的价格计算。
5.4.3
增殖放流生物苗种运输、人工放流等费用,可按苗种购置费的10%~20%计算。
5.4.4
采用"替代增殖法"计算恢复渔业资源费用时,应根据人工增殖补充的原则、受损生物种类的受
损程度、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修复的可操作性,对需要补充的生物和替代种类进行筛选。
6.1
在选择适用的计算方法时,可综合考虑水域类型、受损生物特点、污染损害状况以及满足计算所需
历史资料和污染事故发生后现场调查资料的具体情况。
6.2
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鱼卵仔稚鱼的经济损失和天然渔业资源恢复费用。
GB/T 21678—2018
6.3
由于渔业污染事故对养殖生物造成损害,在计算经济损失时只计算直接经济损失。
6.4
由于渔业污染事故对鱼卵仔稚鱼造成损害,在计算经济损失时只计算直接经济损失。
6.5
由于渔业污染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造成损失,在计算经济损失时应将直接经济损失与天然渔业资
源恢复费用相加。
6.6
由于不同的渔业生物价格差异很大,因此在计算经济损失时应按种类分别计算。
6.7
凡造成国家和地方重点水生野生保护动物损失,资源量的损失可参照本标准的方法进行评估,其
价值由省级以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估确定。
6.8 渔业生产设施损失、渔具损失以及清除污染费用按实际投入计算。
6.9 渔业污染事故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应列入实际赔偿费用中。
GB/T 21678—2018
(规范性附录)
天然渔业资源计算方法
A. 1 依据扫海面积法估算资源密度
资源密度计算方法见式(A. 1)。
style="width:1.19337in;height:0.73986in" />
…… ………………… (A.1)
式中:
D 资源密度,单位为千克每平方千米(kg/km²);
C 平均每小时拖网渔获量,单位为千克每网小时[kg/ (网 ·h)];
a ——每小时拖网面积,单位为平方千米每网小时[km²/ (网 ·h)];
q -—可捕系数。
A.2 不同生物种类的可捕系数
A.2. 1 不同生物种类的可捕系数可参见表 A. 1。
表 A.1 不同生物种类的可捕系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2.2 表 A. 1
中未涉及到的生物种类的可捕系数由评估机构根据其生态习性、调查网具比照表
A. 1 所
列种类确定。
GB/T 21678—2018
(资料性附录)
不同生物种类的回避逃逸率
B.1 不同生物种类的回避逃逸率见表 B.1。
表 B.1 不同生物种类的回避逃逸率
|
|
|
|
---|---|---|---|
|
|
|
|
|
|
|
|
B.2 表 B.1
中未涉及到的生物种类的回避逃逸率由评估机构根据其生态习性、运动能力等确定。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1678-2018 渔业污染事故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进一步学习